【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中评智库:张亚中论两岸和合之道 | |
http://www.CRNTT.com 2018-02-12 00:09:55 |
四、“离”与“融”的拉扯,“拖”与“压” 的较劲,“唯心”与“唯物”的对决 两岸关系当然不会只是停滞在民间的互动。十九大后的北京,或许无法强迫民进党更改其两岸关系的根本立场,也无法在台湾内部影响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政治文化做法,但是会从外交军事上采行“压”的做法,在外交上拔除台北的邦交国,在军事上强化军事威吓,以遏制民进党政府“离”的进展。另外一个做法,就是采取以民间为主的“融”的策略。 在十八大报告中,北京还期盼两岸能够签署和平协议,追求两岸的“和”,但是如今面对一个以分离主义挂帅的民进党政府,以及另一个执著于“一中各表”的国民党中央,十九大后北京的对台政策已经放弃签署和平协议或追求两岸政治上“和”的主张,而是采取以“融”为主的战略,也就是以大陆市场为基础,吸纳更多台湾青年、企业进入大陆,为他们“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这是一条以社会经济为主,也是大陆能够主导的策略。北京早期对台工作一句口号,“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如今北京“融”的策略显示,已不再寄望于当局,而是直接面对、融入台湾人民。 “融”的政策的背景在于,经过马英九执政八年后,中共体认到,把台湾内部作为两岸交流的主战场,例如赴台观光客、向台湾采购商品等交流方式,效果不如预期,还出现利益被少数人把持的现象,所以要将交流主战场,从台湾转移到中国大陆。“融”的政策也反映了习近平与中共对本身环境与吸引力的自信,认为愈多台湾民众进到中国大陆社会中,两岸心理的距离就会愈近,可以有效地改变台湾青年“天然独”的倾向。 民进党政府自然也会在外交军事上采取一些作为来抵挡北京的“压”,但由于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很难在政策上抵制北京拥有主动权的“融”的政策。然而民进党政府会尽力凸显“融”对台湾主体性的伤害,伺机制造台湾内部分歧,而强化敌视大陆的正当性。民进党有些人甚而希望,想去大陆的人最好都能够去,以让认同大陆者在台湾逐渐减少,这对于民进党而言,反而不是件坏事。另外,也有人认为,台湾青年去大陆只是为了商业机会及利益,大陆给他们再多的方便、优惠,甚而是国民待遇,也不会影响到他们根深柢固的台湾认同。 北京与民进党的立场都非常清晰。从“本体论”来看,两个党自我的定位、未来的方向,都是南辕北辙。一个要统一,一个要独立;一个坚持“一个中国”,一个主张“一边一国”;一个要从弘扬中华文化以促进心灵契合,一个要去中国化拉开两岸心灵认同。国民党的“本体论”则是模糊不清,面对台湾人民,“不统、不独”都是选项;面对大陆,“各表”是立场;面对民族文化,不敢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但又要批评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政策。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