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疫情正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00:05:12  


 
  疫情对世界经济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各经济体疫情控制速度和效果不一必将导致经济恢复的时间快慢有别,加之各国自身经济增长态势的差异,也将影响各主要经济体的实力消长变化。中国作为最早被新冠病毒侵害的国家,经过70天的奋战,成为世界上最早控制住疫情,最快复工复产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整体恢复将发挥“领头羊”作用。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由于防控滞后和蔓延加剧,必将拖累经济复苏前景。需要强调的是,本次全球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主要经济体因疫情扩散引起经济活动的骤然“停摆”,是非经济因素的外部冲击所致,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有着本质的区别。经济活动何时重启,唯一决定因素是新冠疫情何时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短期内(今年年中)疫情控制得力,不排除三季度起全球经济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以中国为首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势头在疫情过后仍将继续维持升势,而西方经济因“体力虚弱”,又遇“新冠”冲击,经济恢复常态的时间可能大大滞后。

  二、急需强化多边合作

  疫情无国界之分,传播无种族之别。疫情发生之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笼罩于国际社会,造成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复苏乏力。新冠来袭之后,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衰退风险。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今天,无论是应对危机,还是实现增长,单边主义显然不可取,只有各国团结一致,加强多领域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抑制疫情蔓延,恢复全球经济秩序,实现共同繁荣。

  近二十年来,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投资贸易格局从传统的简单市场分工、产业分工走向价值链深度分工。国际分工体系在日趋细化的同时,也更加相辅相成。因此,将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归咎于别国贸易政策,鼓吹世界与中国“脱钩”的逆全球化操作与后疫情时代恢复世界经济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在大概率到来的全球经济“寒冬”中,只有摒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歧视,坚定捍卫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才能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

  抗击疫情和应对经济冲击,亟须全球层面的协调行动。继续发挥世界卫生组织、IMF、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常设多边机构的宣导协调作用,加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市场开放,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和顺畅运行,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全球化时代,各国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责任是共同的,命运是共同的。疫情和病毒面前,没有超然的旁观者,只有国际合作的躬行者。新冠肺炎疫情正以残酷的方式表明,在一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唯一选择。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导致国际市场医疗和防护设备紧缺。“封城锁国”的防控措施也直接影响了国际物流和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特别是对外部环境变化承压能力较弱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动荡使其难以在维护人口健康与避免经济瘫痪之间实现平衡,进而引发经济危机风险持续上升。应对经济衰退,合作防范新风险亟需强有力的多边合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