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疫情正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00:05:12  


 
  三是疫情为新消费、新产品创造和拓展了应用场景,刺激了技术创新。疫情以特别的方式打破了惯有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为创新探索提供了一个突破点。它不仅推动消费方式进一步线上化,加速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而且使红外测温、远端办公、视讯会议、线上教育、非接触经济等迅速从新鲜事物变为生活常态。这一趋势性变化不仅为经济发展节约更多的成本,也将为大大提高相关部门劳动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五、提升中国影响力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及其应对,客观上是对每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全面大考。中国在此次大考中成绩突出,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同。

  第一,疫情防控有力,提升中国影响力和感召力。疫情爆发,中国首当其冲,中国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力量投入,展现出强大高效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用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举措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赢得了抗疫“首捷”,为世界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在海外疫情急剧蔓延之际,中国投桃报李,与国际社会开展建设性合作。截至4月10日,中国已经或正在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其中包括提供资金、物资和派遣医疗专家组等,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新冠疫情有助于打破西方“民主—专制”两分的旧有认知,使其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制度和文化优势。

  第二,急全球抗疫之需,凸显中国的制造业优势。疫情是一种压力测试,检验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力。联合国工业体系分类及发展报告称,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涉及39大类、191中类和525个小类所有产品的国家。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的工业产品产量占据全球第一。中国的工业体系深嵌于全球产业链之中,是全球生产不可或缺的支点之一。中国的停摆导致全球供应链的“断供”,而中国的积极复工复产无疑为目前全球抗击疫情提供支持,以及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恢复贡献力量。有资料显示,从4月1日到4月12日,中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165.6亿元。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个国际组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合同,74个国家和10个国家组织正在同中国企业进行商业采购洽谈。防疫物资的快速生产能力凸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在满足“抗疫特需”方面的大爱精神。

  第三,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作为新冠疫情首个“受害者”,中国采取史上最勇敢、最坚决、最果断、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实现境内清零,为全球控制疫情带来信心、希望和经验。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显着提升。面对全球爆炸式增长的抗疫需求,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厂”,在最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升产能,为世界疫情地区输出全球急需的抗疫物资和救治药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更趋牢固。经过“疫情大考”,各国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万物互联的当今世界,在无情肆虐的瘟疫和病毒面前,人类命运前所未有的关联一体。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任何时候都将与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疫情过后,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必将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将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加速转变。经济全球化可能因疫情泛滥被按下“暂停键”,但不会是“停止键”。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基本趋势,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或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成则无不成,中国始终与世界携手抗疫,在国际格局的变幻中展现大国担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