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中美贸易战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00:02:45  


 
  2、大陆:国家统一的底线不容挑战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逐步开展,中方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形成了短期应对共识:管控分歧,以时间换空间,为国内产业转移升级和技术革新争取机会,从而把握中美经贸合作的主动权。对于中方来说,经济利益可以有所割舍,但国家主权不容半分让步。原本民进党上台以来多次破坏两岸和平交流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大陆底线,两岸摩擦逐渐升级,大陆态度愈发强硬,在国民党领导台湾地区期间尚无话语空间的“武统”声音在大陆民间越来越大。虽然习近平主席“两岸全面融合发展”的核心对台思想是当前全党全大陆的对台工作准则,仍然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六个任何”,否定了武力统一的必然性,官方机构国台办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不会改变,但两岸关系紧张态势如若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内继续延续,大陆方面将被迫无路可退。

  尽管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危害正在蔓延,台湾地区也因为与大陆经贸关系紧密而受到波及,然而台湾当局却牺牲人民利益选择配合美国破坏两岸供应链的经济政策,扩大了贸易战对中国经济政治的影响。大陆在两岸经济力量对比的优势决定了经济上大陆或许可以被美国牵制,但不会被台湾地区牵制,针对当前形势,大陆已经采取了包括惠台政策直接单方面制定而不与台当局协商、及时更新惠台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工作等措施,在惠台26条措施出台后,台湾岛内不同民调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有前往大陆发展的意愿,说明无论外界形势多么严峻,大陆坚持加强两岸融合、惠及台湾民众的政策方向是有效的、明智的。另一方面,在美国和台当局多次挑衅大陆国家主权的行动中不难发现让步和收敛态势,例如蔡英文在胜选后的记者会上谈及两岸问题时仍然留有余地,美国在通过“台北法案”时对美台经贸合作等内容进行叙述降级或删减,说明目前两方暂时不敢突破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的红线。在两岸三方的较量中,大陆的经济实力不算垫底,政治上又紧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至于完全沦为美国囊中之物,未来的战略选择将至关重要。

  3、台湾:政治强行向“美”但经济难以把控

  自蔡英文上任以来,台当局的两岸关系政策主旨就是全方位“去中国化”的反融合,在中美贸易争端中同样扮演了“仇中反中”的角色,根本目的是藉助美国支持进一步推动“事实台独”的实现。从主观上看,基于“台独”党纲的民进党近年来政治路线愈发激进,但两岸经贸合作密切极大减小了台湾地区政治“独立”的可能,蔡英文第一任期内的“新南向计划”和“台湾经济发展新模式”就是为了转移岛内外贸重点和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从而削弱大陆对台的经济牵制能力,为“台独”扫清障碍。虽然蔡英文的经济战略在促进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确实取得一些成效,可2017和2018两年的两岸贸易不降反升,其经济政策中的政治目的没有得到充分实现,这个时候美国发动对华贸易争端成为台当局的“机遇”,台当局与美国形成经济上减轻对华贸易依赖、政治上反对两岸统一的美台共识,不仅藉美国之手为“台独”造势,而且增加对美贸易的比重,将自己的生死大权交到美国手中。从客观上看,台当局对岛内经济盲目乐观、对美国支持盲目乐观,这种过分依赖不可控因素的做法将使得台湾地区的和平发展陷入困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