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中美贸易战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00:02:45  


 
  政治方面,蔡英文的“抗中”法案和政策与美国连续出台“保台”法案相互作用,将两岸敌对情绪炒至高潮;加之全球危机期间台当局政治化抗疫,甚至引起了岛内民众的反感。首先台当局通过政治示好换取美国多部法律和多次言论支持,除了已经通过的3部法律,还有多部法案在美国国会等候通过,如“台湾主权代表法案”、“台湾保证法”等等,对台湾问题的插手程度逐渐加深,甚至触及两岸关系的红线。其次疫情期间民进党当局的政治化抗疫严重伤害大陆民众感情,一是在美国都改口的情况下仍将“新冠肺炎”称为“武汉肺炎”;二是防疫双标,将纽约和武汉两城返台的民众给予不同等隔离待遇,禁止口罩出口大陆却向美国、澳大利亚捐赠口罩,“口罩外交2.0”甚至引起岛内民众的不满。至于“反中亲美”的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观察世界卫生大会台当局是否能以台湾之名参加、现存15个“邦交国”是否出现断交。但无论如何,美国对台支持建立在本国优先的原则之上,一旦利弊权衡有变,台当局寻求的“台独”支持只能做空。

  经济方面,2019年岛内经济看似“惊喜”,经济增长率两度上调,重要原因在于台商投资回流、对美出口增长和美国经济景气红利,②但中美贸易战的持续紧张将长期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特别是2020全球新冠肺炎的爆发直接打破台湾当局的“经济算盘”。美国经济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台湾经济将失去美国经济红利;虽然因为中美贸易战台商对大陆投资环境看衰,且大陆经济同样因为疫情遭受严重打击,但大陆作为全球率先控制疫情恢复生产生活的地区,抢占了2020年经济复苏的先机,可能重新调整台湾投资者的节奏,将上一年向美转向的脚步再次拉拢回来;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相继出台两波“纾困”方案,实际效果却饱受岛内专家质疑,岛内经济的衰退可能迫使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更有活力的市场,阻碍“台商回流”的推进。进入第二任期,蔡英文以“经济发展新模式2.0”继续指导台湾经济发展,但是新战略中以AI、5G为重点的创新产业也是中美战略博弈的重要内容,没有大陆方面的支持,台湾在建设创新产业的路上将困难重重。

  三、中方反制应有理有利有节

  1、有理: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

  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中美贸易战不会停,两岸风波也不会止,中方未来将长期面对对外贸易和台湾问题出现的各种棘手问题,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心理准备和战略准备。2020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对于中国而言,提升中美贸易战的应对实力根本在于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而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离不开两岸的和平统一,这两点也同时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走过量的积累阶段,中美贸易战将质的提升显得更加紧迫。长远来看,一是要加快完善并升级产业链。21世纪前二十年的全球化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产业链的依存度,然而此次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的爆发,显示出危机时刻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对一个国家的生存至关重要。中国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相比产业链最为完整,这是中国在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优势,下一步还要将这个优势更加突出,就是完善与美国相比的较为弱势的上游产业链,才能减少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筹码。二是要继续坚持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参与全球自由贸易。“一带一路”加紧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与欧盟国家的联系,为中国反制美国经济要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华为5G事件中,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强国都抵制住了美国抗议,选择与中国合作。因此在全球碎片化逐渐成为潮流之时,中国反而应该逆主流而为之,将“一带一路”当作参与全球自由贸易的台阶,通过“一带一路”加强国内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发明迎接自由市场的挑战。三是细化台湾问题应对方案,牢牢钳制台当局的“急独”行动。虽然台当局尚未在官方正式层面提出“台独计划”,但目前岛内已经有“急独”分子将“制宪公投”再次搬出台面,大陆可以顺其道而行,制定“反台独”李克特量表,按照对两岸统一的危害程度将“台独”行动分类,申明对不同程度的“台独”行动大陆采取的不同程度的反击行动,防止台当局和美国将两岸关系推到不可挽回的严峻形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