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从国安立法看中央治港思路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7-06 00:08:03  


 
  对全国人大的此次《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所作说明中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①短短七个条文中,②中央政府强调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重申了坚决反对外部干预并予以反制,指出特区政府应尽早完成23条立法;并有新的规定,包括:中央政府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关机关可在香港设立机构以强化执法力量,香港行政长官定期向中央政府提交相关报告,以“决定+立法”“两步走”方式推进有关进程;最后一条则规定了《决定》实施的时间。中央从国家层面的立法只属于部分立法,主要包括分裂国家、颠覆政权、恐怖活动和境外干涉等方面内容,虽与香港基本法第23条③有所重迭,但没有完全涵盖。立法完成后,与特区的本地立法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很显然,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既有法律依据,又有政治考量,既谋求两地法律的衔接,又尽力避免可能引发的法律冲突。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此次之所以主动出手堵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是因为香港的“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影响“一国两制”实践和香港社会长治久安,甚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严重程度。

  就内忧而言,早在2010年前后,香港出现了一些激进本土网络群组,有的甚至主张香港与中国分离。这股势力经过2014年的“占领中环”、2015年的“旺角暴乱”,虽人数不多、人员在变,但“独立建国”的口号始终没变。2016年,主张“港独”的人甚至被选进立法会,宣誓时上演闹剧,被依法取消资格。2018年,特区政府依法取缔“香港民族党”,但迄今香港仍有打着“独立”旗号的团体,公然在学校、社会宣扬“港独”,在游行集会中打出“香港独立”的旗帜,也有的以“自决”进行包装,实则视“独立”为一个最终的发展选项。及至2019年的“修例风波”,又出现激进暴力分子的破坏活动。他们肆意毁损公共设施和财物,在街头以暴力对待无辜的民众,甚至购买枪支、炸药等,令人担心“独狼式”恐怖主义活动行为及活动的出现。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认为,“自去年至今已有十多宗涉及爆炸品及危险品的案件,种种迹象显示本土恐怖主义正在香港滋生”。④

  更有甚者,一些激进分离势力还趁机与外部反华、反共势力勾结,不仅企图瘫痪特区政府的管治,还把矛头指向中央政府。这恰恰是中央政府最担心出现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在香港的社会安全受到空前威胁的同时,一些外部势力趁机干预,舞剑香港,意在中国,令中央政府深感在香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求迫在眉睫。

  就国际环境而言,近些年,世界形势最大的变化就是中美实力的消长以及因这一消长带来的国际格局、大国关系乃至地缘政治的变化。中美之间围绕贸易、高科技、军事,香港、台湾、新疆、南海等问题频频博弈。2017年,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直接视中国为美国的“挑战者”,“构成的挑战涵盖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想塑造的世界与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对立”。⑤美国对中国的这一定性意味着双方自1979年建交以来,虽数度经历波折但大体上维持良好关系的状态开始发生“质变”。2020年5月20日,美国又根据《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公布《美国对华战略方针》,认为中国对美国形成经济、价值观、安全三方面挑战,再次宣告将通过全政府方式应对中国,“继续保护美国的利益,提升美国的影响力”。⑥此一战略方针的出台意味着美国完成对华政策的全面评估与调整,中美关系经过四十年的历程,走到了一个“最危险的阶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