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后疫情时代两岸能开新局吗?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00:02:02  


 
  但是,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火车所蕴藏的强大动能与惯性,此刻要扭转当前中美战略对抗与竞争的发展态势,似乎显得高度困难。特别是当其中想要维持霸权地位的一方不断主动采取一系列的攻势作为,而被视为挑战霸权地位的一方在其应对策略的选择上,则似又未能超越易令外界感生畏惧与防备之“战狼文化”的局限,两相激荡的结果,更加剧原本的猜忌。

  此刻,比较可行的方案或许是:思考中美双方如何避免出现战略误判,并加强日常危机控管与沟通机制,以确保双方的竞争能够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能够维持在竞争但和平的轨道上运行,以免因任何一方误判情势或双方擦枪走火,从而走向双方本或无意启动的毁灭性战争。其中,自然也包括中美双方在台海议题上的竞逐。

  不论是中美两国元首农历除夕进行的“习拜通话”,抑或日前于美国阿拉斯加首府举行的2+2高层战略对话,显示当前中美两国均意识到:如果双方的矛盾与竞争在短期之内是无可避免与妥协的话,那么,至少也应设法建立起高层直接对话渠道,以作为双方避险的重要措施。

  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拜登政府国安团队虽与前任特朗普政府时期完全不同,但由于其所处的国内政治环境与战略气氛几无差别,以致在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以及遏制中国发展与崛起等层面,均展现出相同的政治思维。

  尤有甚者,相较于特朗普时期倾向单边主义与现实利益导向,拜登政府则更倾向于联合盟友,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对中国展开围堵与施压,同时亦更加强调民主、自由与人权等西方传统价值,并反映在对香港情势的发展以及有关新疆维族人权议题的重视。

  此外,由于台湾位处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不仅扼守解放军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同时亦关乎美国东亚盟邦日、韩两国海上交通命脉之维系;尤自去年以来由于台湾疫情防控良好表现,晶圆制造在全球供应链角色受到关注,加上与西方价值理念具高度亲和性,不仅台湾战略地位与国际能见度大幅提升,更使得持续强化台美关系成为华府战略圈的理性选择。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舰持续穿越台海,延续特朗普任内多项对台军售与台美交往限制的松绑,持续增进台美双方互动等诸多作为来看,拜登政府台海政策虽仍倾向维持不独、不武的双重吓阻策略,鼓励两岸重启对话,但显然不可能主动放弃台湾这张“好牌”。因此,夹存于中美争锋前沿的台湾,其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也必将持续深受中美战略竞争的影响。

  但这是否意味在中美战略竞争的现实权力格局中,相较新加坡及东协等国强调不选边并维持与中美两国交好,或如欧盟国家强调“欧洲主权”的立场,面对来自美方积极拉拢与对岸各种压力下的台湾,是否完全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或战略自主空间?而蔡英文政府只能持续维持既有亲美路线,而不需思考兼顾两岸关系的和缓或改善?抑或真如某些人士所主张之台湾应毫无悬念,只能采取一面倒的战略抉择?面对仅百浬海峡之隔的崛起对岸,这已成为台湾沉重的战略课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