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后疫情时代两岸能开新局吗?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00:02:02  


 
  然而,相对同样重要的是:面对中美进入长期战略竞争,对岸有关方面如何看待特朗普时期所经历的中美关系与台海情势,乃至2000年以来两岸曾经错失的许多重要机遇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究竟有无藉鉴之处?是否应留给红绿双方足够的回旋余地,特别是在不失原则立场前提下,让彼此处理有关交往前提上保留一定的弹性务实空间?又或者,北京当局选择持续乃至进一步加剧对台各种战略围堵与政军挤压,使其最终被迫面临无从选择的情况?如何化解台湾人民日深的疑虑,或也是对岸有关方面需要深思的课题。

   二、两岸僵局不解 提供外部介入空间

  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格局下,固然会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形成某种的制约,但由于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现阶段仍符合美中台三方共同战略利益,符合两岸双方共同安全与利益,同时也符合北京争取和平发展所需之战略机遇。

  因此,尽管中美战略竞争在可预见的将来仍会以各种的形式持续进行,例如:美军抵近侦察与解放军反制作为已成例行公事;而台湾面对解放军现代化及其机舰于台海周遭活动越趋密集之际,也面临必须提升自我防卫能力的压力,但这绝不能视同蔡政府不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反之,缺乏适当自我防卫能力的台湾,就某种层面而言,无异是对某些煽动台海战争、鼓动两岸彼此内耗、增添两岸人民仇恨的武统论与民粹主义者的最大鼓励。

  尤其,当前两岸官方交流中断,显非蔡政府原本设定的政治目标。早从蔡于2012年首次参选“总统”所发表的“十年政纲”,即提出两岸应“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并透过多层次、多面向的交流逐步建构“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寻求建立稳定且建设性的双边关系等倡议。此外,自2015年蔡再次代表民进党参选“总统”以来的相关谈话,2016年就职演说与2020年获得连任以来的多次谈话中,不仅对两岸僵局的化解进行过许多尝试与努力,也对两岸关系发展表达过正面的期待。

  然而,北京当局总以民进党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识”为由,拒绝并中止两岸官方对话,也波及扮演民间性质之海基、海协两会的事务性协商。而此争论,并非2016年蔡政府上台以来才存在,早在2000年同样依据体现“两岸一中”法理精神的“中华民国宪法”宣誓就职,并曾提出“统合论”的陈水扁政府时期既已存在于民共双方之间。

  对于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北京当局而言,或自有其认为必须坚持“九二共识”的理由。但是,对于“九二共识”议题的探讨,或至少可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当年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另一则是如何简化描述该段“历史事实”所使用的“政治名词”。

  正如台湾内部对当年究竟达成“九二共识”还是“九二谅解”至今仍存有不同看法,而国共双方对于究竟是内涵“各表”还是“不表”也立场分歧,但不论倾向何种描述,相关各方均未否认当年曾经发生的历史事实。因此,若仅因不愿使用“九二共识”这四个字,便将其均划归为否认“九二历史事实”的存在,甚至因此视之为异己之方,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无疑是扩大自身的对立面,也不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格局的开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