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对美外交破局须稳定欧洲

http://www.CRNTT.com   2021-06-26 00:03:06  


 
  我们还要从欧洲内部的地缘政治结构看待问题。比如,中国和中东欧区域合作关系非常密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已经形成了茁壮发展的17+1机制(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即使2021年3月立陶宛退出该机制,“16+1”的合作模式仍在高效运行。西方学者的研究也指出17+1机制是嵌套在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大战略里的一个强劲环节,中东欧区域内国家加入 17+1 机制并不仅仅袛是受经济利益驱使而已[28]。中东欧国家素以主张对俄强硬而着称,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并不排斥与中国展开广泛多元的合作共赢。

  此外,从理论上讲,特朗普时代国际间大国博弈的核心焦点是中美,拜登时代则除了中美,俄欧之间的矛盾似乎也将随着拜登的拉拢一边打另一边的策略而变得更加尖锐化和显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欧关系处理比较好,中国甚至有可能成为俄欧之间的某种调解人,因为美国一意希望看到俄欧间强对抗,而中国则反而希望看到二者相对缓解,这事实上也有利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宏观战略。在英国脱欧成功的背景下,若从国际地缘博弈的角度看,则欧亚大陆若能相对较团结,那以海洋系为背景的五眼联盟英语类国家就更难以对中国进行有效打击。自然,本文所说的并不是呼吁中国对欧无条件妥协,本文的核心意旨在于阐述就应对拜登时代对华战略而言,中国可以将欧洲继续当成一个潜在的“朋友”求同存异,谋取某种形式的平衡与双赢。我们需要记得,既然拜登试图发起的是一场带有意识形态领域角逐色彩的竞争,那在一定程度上团结欧洲,争取欧洲支持,就反而会更有力地破除拜登意识形态战的相关理论论述和铺陈。美国固然可以在拜登的领导下重新诉求与其传统盟友的合作,但中国在此前一段时期与欧洲开展的各项、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又岂会一笔抹杀?而且相对于美国国内目前政治极化盛行、民粹主义高涨的现况,中国的持续政策高度稳定当然也会对清醒的欧洲政治精英有一定的吸引力。在特朗普时代,欧洲政治精英的无所适从,进退失据,很大程度正是由于美欧早已绑定的传统盟友关系,现如今虽拜登归位,重新强调此种关系,但欧洲政治精英们难道就完全不会担心特朗普或类似的美国右翼民粹势力的卷土重来[29]吗?如果他们一意走战略投机的道路,在拜登时代将欧、俄关系完全毁弃,将欧中合作完全封杀,那么一旦未来美国右翼民粹重新抬头执政,进而降低美欧关系,欧洲又将何去何从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