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澳门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未来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1-06-30 00:02:43  


 
   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新格局中迎来新机遇

  湾区经济具有显着的经济地理特征。从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知名湾区发展轨迹看,全球60%以上的经济总量、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线100-200公里以内的“湾区”。同时,要素集聚和创新溢出效应是高质量湾区应该具有的区域治理特征;而这又取决于湾区内部的城市间是否形成角色联动、异质性产业和均质化社会福利的湾区布局。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是国际知名湾区,它们在漫长的半个世纪的时间轴线中各自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湾区模式。而市场力量驱动形成的功能差异是这几个湾区发展逻辑背后的共同特征。但是,这几个湾区在此次全球疫情所暴露出来的共同问题是面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城市间碎片化的资源分配和治理方式所导致的“治理失灵”。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两制”的基本架构下,涉及到“两种制度”和三个关税区的诸多机制设计。因此,通过国家政策与区域市场的双重力量,使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道路才会行稳致远。

  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面积是纽约湾区的3.3倍,旧金山湾区的3.2倍,东京湾区的1.6倍;发展的存量优势明显。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水平。2020年疫情发生后,粤港澳大湾区GDP仍超过了1.7万亿美元,保持住了稳定发展态势。相比之下,国际上其他三大湾区仍在疫情中挣扎,经济复苏艰难。

  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有159所,世界500强企业20家(同期数字为纽约湾区22家,旧金山湾区有11家,东京湾区有39家)。2014年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增长了219.31%,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为33.08万件,是纽约湾区的8.64倍,旧金山湾区的6.08倍,东京湾区的2.35倍。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总量达到2.78万件,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分别为2.98万件、0.77万件、0.8万件。在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也展现出了突出活力和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产业的行业头部企业快速崛起并逐步获得巨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凭藉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坚实的经济实力,大湾区推动了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金融和跨境电商迅速融合,跨境物流在大湾区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际形势仍非常错综复杂,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且会相互交织耦合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持续,全球价值链脆弱性增强。同时,资源环境、气候变化、收入分配、人口老龄化、健康医疗、教育就业、反恐与地区安全等公共价值议题,与每个国家自身发展的关联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世界各国已置身于全球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着多种不确定因素和多种发展抉择。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地区,经贸、外资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路径必然面临巨大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应继续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潜能,塑造后疫情时代具有中国制度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发展样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