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澳门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未来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1-06-30 00:02:43  


 
  2、围绕产业多元化和商业模式多样性,建设“城市大脑”,打造智慧澳门

  特区政府可采用政策适度干预的模式,将传统的餐饮、批发、零售、酒店业改造升级为智能型物业产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引入无人主题酒店、无人主题餐厅、智能物流园区。将传统的租赁、工商服务业、房地产业、会展业进行融合升级,建设科技服务业园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医药产业)布局上,发挥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研发能力,推动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建设区域型研发中心、教育教学基地、产业孵化中心。在城市管理上,采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升级澳门电子口岸功能优化市政建设、道路、空港的相关数据库资源分配,建设城市“数据中心”和智能澳门。

  3、引入“新基建”模式,加强澳门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在澳门地区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其资本贡献率仅为14.18%,贸易贡献率为50.06%,消费贡献占比为35.74%。从这一比例关系看,澳门是典型的外向型的消费经济体。过低比例的资本形成率,将会压抑区域市场的长期成长能力。基础设施的较低供给水平将会显着拉低区域经济活力和就业能力。对此,学术界已有成熟结论。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应当讲,新基建为我们在后疫情时代寻求经济的新亮点提供了重要场景。澳门特区应积极引进内地的5G基站建设商、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中心、城市新型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企业,推动本地企业与外部企业合作,共同提升澳门本地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4、进一步提升澳门文化价值,培育多样型文化交流平台

  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相容并蓄的伟大民族。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中不断得到了发展,不断超越自我。澳门是其中的见证者,也是重要的践行者之一。澳门是中葡文化交流中心,这是澳门历史记忆留给后人的片段。同时,澳门这片土地上有华夏祖先的文明印记,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有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反抗外族侵略的民族精神,更传承着“丝路经济带”精神。在当代,澳门更应以开放姿态来吸纳多元化的文化基因。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大湾区,也是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大湾区,更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大湾区。因此,澳门应抓住这一机遇,着力提升澳门的多元文化价值,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发挥多元文化魅力,以数字经济打造多元文化产品,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对话中成为交流使者。

  澳门具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面向未来,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将大湾区和内地更多的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手段、资源和主体引入澳门并落地生根,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这是澳门的使命,也将是澳门智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