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月刊:台湾方案视域下两岸教师教育探索

http://www.CRNTT.com   2024-05-03 00:03:01  


 
  (二)“文化台独”的分裂行径

  “文化台独”主要指“台独”分裂势力,以片面强调所谓文化“本土化”为号召,虚化中国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地位,图谋达到其实行政治“台独”、实质“台独”的目的。“文化台独”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早期出现在岛内的文化“本土化”运动衍生出所谓“台湾意识”,最终异化成为“台独”政治目标服务的文化分裂主义思潮。一般认为,台湾地区“本土化”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从严格意义上看,台湾地区“本土化”运动应追溯到日据时期。到目前为止,这一运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反日阶段”、“反西化阶段”和“反中国阶段”。

  “文化台独”是“台独”的内核,是“台独”分裂势力及执政当局政治操弄的重点工具和目标。“文化台独”的推行者企图在文化上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关系,制造“台湾本土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对台湾教育特别是对教师教育下手,重点对台湾青少年进行“台独”教育洗脑,培养“天然独新世代”,是“台独”分裂势力政治操弄以实现其“渐进台独”的一贯伎俩。从李登辉推动《认识台湾(历史篇)》“去中国化”、陈水扁推出“95课纲”“98课纲”抹煞台湾与中华文化关系、马英九微调“101课纲”失败到蔡英文以“106课纲”“108课纲”切断“台湾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中国史已从现行台湾历史教科书中消失,台湾史、台湾文化、“台湾民族”与中国史、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关系定位已经全面切断,“台独史观”建构已基本布局完成。按台湾有关规定,“108课纲”可适用至2029年,10年内预估 400万人接触“去中国化”教科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媒体、信息网络等渠道组建“文化台独”社会网,宣扬“台湾文化民族主义”,危害深而广。台湾教育已沦为“台独”执政当局思想操控的政治工具,教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消极变化,特别是承担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任务的台湾重要高校经“台独”执政当局重点管控和持续改造,将校歌歌词“重归祖国乐融融”删除,将台北高等学校(日据时期在台日人子弟学校)纳入校史,沦为“台独”教育“大本营”。

  2023年10月13日,赖清德升级蔡式“文化台独”路线,以文化政策为主轴,推出两大承诺、8项主张和5大方向的所谓“文化政见”。赖式文化政策覆盖语言、艺术、法律、文化、思想、经济、传播等七大部分,实现了“文化台独”的制度化、体系化、机制化、法制化等全面升级,其毒害在升级加重。

  (三)“文化台独”危害严重

  “文化台独”的严重危害极具根本性、破坏性和辐射性。历时30多年的“文化台独”鼓吹台湾文化独立性,从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谋求“去中国化”培植分裂主义土壤,严重损害岛内政治生态的文化根基,铺设激进“台独”社会心理基础,让“爱台湾”成为新的“台独”意识形态专制,为两岸和平统一制造“认同问题”等结构性障碍,使岛内青年世代不断疏离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及一个中国的认同,敌视祖国大陆。高校教师“台独”言行屡屡曝光,以台湾青少年为主要群体的暴力活动频发,严重危及国家主权安全。遏制和消解“文化台独”,已成极其紧迫、极端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