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鄢烈山:台湾民间社会的“点、线、块”

http://www.CRNTT.com   2009-03-11 07:50:25  


 
  仔细想来,“志工”为什么这么令我感动呢?首先,他们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温暖、信任,而不是冷漠、猜疑乃至敌视和防范。这样的社会氛围,只能靠志愿者这样的民间力量才能形成;靠警察和政府力量维持秩序也许很“安全”,却不会有如沐春风的亲和力。再深入思考,普通的、普遍存在的志工,并非出于宗教热情和牺牲精神,他们的情怀难道不是基于对社会信赖、对家园热爱的公民精神吗?这种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泛爱众的奉献精神,正是社会最宝贵的力量。 

  本不想把这些感受写作成文,不过从台湾回来后,旋即奔成都参加媒体论坛,随队履及地震灾区绵阳及受害最严重的北川原¬县城,然后又去都江¬堰市。这一圈奔波下来,我对灾区志愿者的“销声匿迹”感触颇深。在绵阳一间堆放救灾物资的仓库,我们看到了大堆因缺少人手来不及发放的即将过期食物、饮料以及冬天可御寒的衣被……人们的爱心是毋庸置疑的,危难之时多少人都愿意做义工,然而,若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们为什么都不出现了?

  据报道,钟南山院士最近加盟“志愿者之家”。广东志愿者联合会首次召开的代表大会,聘请港星成龙任特邀荣誉会长。我多么希望大陆的志愿者也能做到随时随处可见,同时但愿“不要与陌生人接触”之类的提示因无必要而趋于消失。 

“线”——基金会 

  言归正传,再说台湾的民间力量。如果说作为个人的志工是民间社会网络上的“点”,各种基金会、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NGO),则是这个网络上的“线”,或经¬或纬。 

  台湾的基金会很多,它们是独立的,虽然是劝募集资而非营利,也号称“财团法人”,比如“龙应台文化基金会”的全称前面就有“财团法人”四个字。我们在台北著名的温泉区北投住过两晚,•¬阅了“北投文化基金会”与“北投社区大学”办的杂志《北投文化》,看得出这个基金会主要是为社区服务的。杂志不仅介绍北投地区的大街小巷、生活场景,介绍社会文化创意、品牌设计,还有专讲北投的“永续(即大陆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等,内容相当广泛,组织和参与的社会活动也相当丰富。 

  这些非政府组织对于社会血脉的畅通,对于营造社会和谐,显然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 

  社会的运行和治理,有三种主要的力量:一是广义的政府即公权机关,它的责任和义务是提供秩序、公正、安全等公共产品;但因为它要用警察维护秩序,用法警保障司法公正,用税警处罚不按章纳税者等,它必须倚靠强制力,而公权随时有被滥用于压制民权的可能。二是市场的力量、商业的力量、金钱的力量,这种力量主要由有组织的企业来体现,用利益来驱动、引诱、压迫分散的消费者。这两种力量对社会正面意义上的控制都可能“失灵”,即所谓“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因而它们有联手对付公民个体的可能,即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而第三种力量,包括基金会在内的非政府组织是公民的自愿联合,它们既不牟取商业利润,也不具备行政强权,自然就成了社会中最健康的力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