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胡六点直面三大矛盾 两岸相互默认

http://www.CRNTT.com   2009-05-11 00:15:17  


 
  第二:两岸人民的大量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台胞登陆已累计达5074万人次,而以人口数来算也有700万以上的台湾人民去过大陆,大陆同胞也有185万人来过台湾。但是在台湾以2009年年初的有些民调显示,仍有近40%的台湾人民主张独立;而大陆也仍有人主张统一优先,认为台湾是倾向独立的。足见交流和理解之间,不存在自然的相关性,两者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从台湾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不少的台湾民众不是没有去过大陆,也不是不理解大陆的进步,但是从他们的论点来看,大陆的进步、大陆的强大与我们何干?大陆做的好,我们赚“他们”的钱就可以了。在大陆从互联网民到街谈巷议也存在对台湾的误解和不解,如大陆同胞认为“既然马英九也反台独为什么不和大陆统一”。总之,经过卅年的交流之后,台湾人民对大陆产生了认同的断裂,大陆人民对台湾的理解也没有增加。所以如何可以突破台湾同胞对中国认同的冷漠感,使得台湾青年、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的进步抱持理性、开放和参与的态度,重新认同中国;以及如何可以提升大陆同胞对台湾现状的理解,就要使“交流”与“认同”和“认识”的逻辑可以衔接起来。一方面是扩大交流,使大陆同胞更加方便地来台观光,必须使两岸的民众对对方的制度有所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台湾民众从中共的对台政策中看到大陆对台湾的理解和对现行台湾政治制度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在“胡六点”中两岸文化、教育以及人员的交流被放在第二、三两点加以强调,其中特别提到“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以及指名对民进党的交流等,应该说都是十分具有针对性的提法;可以说“胡六点”开启了两岸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第三:两岸谈判与两岸政治安排之间的矛盾。

  自从两岸分别提出和平呼吁以来,两岸之间的政治安排始终就是两岸之间无法真正建立和平的根本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华民国”方面首先想出了回避之道,成立中介团体代表官方从事两岸谈判,以避免政治尴尬。其后大陆方面也成立非官方团体,于是就有了两岸两会的谈判。然而第一阶段的两岸两会虽然启动谈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太大的成就,不但对两岸政治安排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制造了新的政治对立。如今第二阶段的两岸两会谈判已经重新启动,同时也达成若干协议;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11月3日大陆的陈云林会长首次代表北京当局来台协商,而且在协议签订之后,还面见了马英九“总统”。 这些发展对两岸而言,代表了两岸政治关系已经从原来的“相互否定”,迈向“互不否认”的新阶段 。
 
  从最初的意义来说,所谓的“互不否认”是指相互不明言地默认对方存在的事实,问题是如何表现出“互不否认” 。以往大家主要是以互不称呼职位,以及透过中介代理进行协商的方式来体现“互不否认”的默契。然而由于实践行动只是默契而协议,于是就出现在台湾明为要求“互不否认”,事实是要求相互承认,而且是承认彼此是“主权国家”,在心态上也从“怕被矮化”到希望“凸显分裂”;对北京而言,自然是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名不副实的“互不否认” 。但是在北京方面,也从未严肃地思考这种在“一中”原则下,“互不否认”的政治创意,反而是因为历史的缘故,片面地强调了“中华民国”的消失 。 于是不但在国际上尽可能封杀“中华民国”,而且在两岸的交流接触中也要消灭“中华民国”。其具体的表现就是大陆人士来台,凡是对于代表“中华民国”的旗、歌和所有官方的称谓,都成为交流的禁忌,必需绝对回避。这样的互动对台湾民众而言,就变成无法理解 的羞辱。因为一方面大陆人士来台交流必须申请入台证,在入台证上旗、号俱在,而大陆人士可以接受。另一方面,到了台湾之后,却是禁忌重重,常常将无心的安排“政治化”,结果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徒增两岸交流的恶果。因此,在谈判桌上形式的尊重、表面的平等所营造的诚意和惠台、便民的善意措施,也就无法得到台湾同胞真正的认同。

  在“胡六点”中,终于点出了两岸“政治对立”的现实,又提出了“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的呼吁。两岸仍有的“政治对立”,这就代表了“中华民国政权”只是被打败,但并未被消灭,因此两岸就有必要“在国家尚未统一”前,就彼此的“政治关系”展开先期的设想,以便就“两岸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寻找有利的方法,建构两岸和平发展的稳定框架。过去仅仅以默契的方式表现出“互不否认”的方式,显然不足以因应新形势下的两岸互动,同时也为使台湾同胞对两岸交流有着耳目一新的感受,两岸势必以新的实践为未来的务实探讨奠定坚实的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