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南海争端中的国际法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0-11-18 15:00:11  


 
中国渔民讲述南海打渔风险:曾遭外国士兵围殴

2010年11月12日12:00 三联生活周刊

  风雨下的潭门港:在南中国海打鱼

  潭门是海南岛距离西沙和南沙最近的港口之一,距离偏远的南沙不过500多公里,熟悉海路的船长,驾驶着20多吨的小帆船,只需要两天两夜就能够到达南沙的岛屿和礁石。因为地理优势,潭门渔民很早就不在近海捕鱼,而是选择了在西沙、南沙为渔场。他们的经历,是南海现实的一种写照。

  主笔◎王恺  摄影◎张雷

  接连几天的阴雨,让琼海市的潭门镇沉浸在水气中,港口就像睡起了午觉——75岁的经验丰富的船长苏承芬看看天上的云,告诉我们,至少还得3天才能行船出海。

  离港口最近的海面,卷起了两三米高的暗绿色海浪,而远处在我们目力之外的西沙和南沙,据老船长说是七八米高的浪头,潭门镇两三百吨的捕鱼船,去那里没有回旋余地。

  潭门在中国的渔港中显然是特例,他们很早就不在近海捕鱼,而是选择了下南洋之路。几个世纪前,潭门渔民就靠帆船漂流出海,驾着只有今天渔船1/10大小的小船,闯荡西沙和南沙。因为捕鲜鱼获益不大,索性下南洋,将珍稀海产晒干出售。渔港小铺里,爱喝红茶和咖啡的人们,延续了那个年代的习惯。

  这种不在近海捕捞的习惯一直到1955年才终止。由于国内的政治局势,南海捕捞一直在1985年后才开放,不过,此时潭门村的渔民再次前往南海诸岛的时候才发现,不少岛屿都已经有了各国驻军。从此,捕鱼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话,风险除了台风,还多了如何避免各国部队的侵扰。

  潭门渔民们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们坦然地接受了这种命运。在渔民们看来,打鱼就是一种生计,苦难和风险,不过是这种生计的组成部分而已。

  寻找“更路簿”

  发达的渔民后代们搬到镇里,沿海盖起了两层小楼,可是老渔民还不肯放弃不知道修建于何年月的老屋子。90岁的老渔民王诗好就坐在自家门槛上,脚掌扁平,脚指头张开,简直像蟹足。陪同我去的村里人解释,老渔民驾驶帆船,手脚并用是习惯,多年下来就成这样了。

  没想到,王诗好写得一手好字,手抄本“更路簿”上面的字迹清晰有劲道,是他82岁时抄写的。在海图传到这里前,潭门的渔民们始终靠代代抄写的“更路簿”航行,所谓“更”,是指角度,360度的方位被划分为24更,而“路”则是里程,从西沙某礁石到南沙某礁石,怎么行走,全靠这文字记载。这还不是“更路簿”的全部,粗粗翻阅,里面记载着某片海域的岛屿和礁石的形状、大小,还有每个月份的水流速度和流向,是此地渔民独具的航海小百科。

  很难想象潭门的渔民多年以来就靠这个航海,可是确实如此。在镇渔业协会的办公室里,会长麦邦奋告诉我,1940年,潭门有了第一张航海地图,是他父亲在新加坡买的“英国绘制的航海图”。

  可是,航海图并没有取代“更路簿”,王诗好告诉我们,凭借他家祖传的那本小簿子和罗盘,他当了30多年的水手,其中20多年是船长。“不仅是西沙到南沙,整个海南岛周围的海面我都去过,包括琼州海峡。里面几月份水流是什么样,有多少暗沙,全知道,而且都加在我的簿子里面了。”也就是说,“更路簿”没有定本,每家渔民都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再添加到其中,最后形成了潭门渔民的航海经。一直到航海地图传入多年后,许多船长还是靠“更路簿”外加罗盘航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