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晚清宪政改革:曾是国人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

http://www.CRNTT.com   2013-08-25 09:15:42  


 
胎死腹中的议院

  议院,多么诱人的字眼。在一百年前,我们曾如此真切地与之擦肩而过,历史到底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在清末,以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为标准,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论调,反对、缓行和速行。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不同君宪主张,就其主观动机而言,还是探求一种新的统治方法,而非作为欺骗愚弄国民的权宜之计出现的。它是统治集团对国内外政治局势和统治危机作出的本能反应,是清廷继洋务运动、庚辛新政等改革自救运动后的一次最高层的改革尝试。这一尝试虽然浅尝辄止,但却反映出某种历史的必然。

  当然,如果要苛责的话,清廷的预备立宪和统治集团内部关于君主立宪的议论主张也可以被斥为“假借立宪之名,以固其万年无道之基”。然而,从近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史的角度去看,它确实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天经地义、至善尽美的封建专制制度,受到改良派和革命派不同程度的批评和否定,对于国人来说确实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

  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拂去时代的烟尘,“宣统五年开议会”的诏谕引人遐想,因为它毕竟是第一次由最高统治者口中吐出的允诺。

  历史是容易被遗忘的,如今的人们早已忘记了那些曾经为这个古老国家的转型而努力奔波的人们,只因为他们没有成功地推行宪政,也未曾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色彩。这一切,和一百年前那个飘落的宪政梦一样,都最终湮灭在滚滚的历史浪潮之中。(法制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