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唐山大地震 我们记住了什么 | |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50:42 |
反思的误区:将地震预测定为工作重点 “唐山地震早有预测”:反思人祸变成对预报的误解 如今,我们能从网上轻易查到当时的“中长期预报时间表”。这份时间表最早甚至追溯到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要重视对唐山所属区域的观测,又谈及震前半个月至地震发生9小时前,大量“高危预报”被搜集,最后以唐山被夷为平地而终(据荆楚网2006年7月28日报道)。上世纪90年代后期,唐山大地震“真相”逐渐被披露,也引发了大量关于“地震可被预测”讨论。人们普遍相信,唐山大地震的教训,就是地震可以预报,只是公众不知情。但在国际地震学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常规的工作来做”才是现实。 预报机理未有突破,地震局称曾20多次成功预报 唐山大地震后不久,国家地震局开始每年统计成功预报地震的次数。2006年,国家地震局公布说,30年来中国曾成功预报20多次,但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评价,这些统计并没什么意义:“统计的时候,我不能说他乱来,但至少是非常宽松的。”与美国放弃地震预报相反,虽然收效甚微,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始终没放弃从震例中找寻规律。学科理论欠缺、地震预报机理缺失,却是中国地震预报学科始终面临的难题。通过观察前兆预测地震,是中国一直以来采用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地震预报学科因此被形容为“跟中医一样”。科学院院士、地震科学专家陈运泰向来对前景乐观,却也表示“我不觉得现在有什么地震预测理论。”没有理论,是中国地震预测学科始终摆脱不掉的尴尬。 各学科预测地震“一哄而上”,“群测群防”30年后重出江湖 唐山地震后,地震预测学科以外的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员,也都参与到地震预测的研究中,在当时这样一个前沿而有价值的领域,可谓“群情汹涌”。因“科学性不足”而在1998年《防震减灾法》中被拿掉的“群测群防”,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又作为“非主流”预测手段再度被接纳。2008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地震能否预测、地震之前有无前兆再度广受质疑,但也并没改变人们对地震预报的信念。新疆地震局副局长王海涛就曾不无无奈地表示,“我们都很努力,但是并没有得到上天的回报。” 未尽的教育:记住唐山,更要反思对地震研究的态度 预测地震被确认为“官方任务”,探索预测成为唯一出路 对唐山大地震的反思,地震预报学界可谓首当其冲,毕竟这场地震让这个学科背负了太多骂名。当时作为地震局负责华北震情的官员的梅世蓉回忆道,“从事地震预报的人员还要活下去,要探索出一条路。”这条出路就是确认地震可被预测。地震后20年出版20万字的长篇调查《唐山警世录》的作家张庆洲,也对地震预报热烈支持,他虽然承认“地震预报是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却又称“成功是探索中的成功,失败也是探索中的失败”。唐山大地震后,为了日后开展工作、结局地震是否能预测的争议,国家地震局开始总结以往的地震,从60个震例中记录了921条前兆异常,最后经研究认定:地震是有前兆的,预报有意义。这一前提,让地震预报被确认为一项“官方任务”,尽管技术是否过关其实还是未知之数。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马宗晋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称,“很多国家政府不直接负责预报问题”;“但是(我国)政府现在还是很努力做这件事。”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