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历史性思维看辛亥革命何以发生

http://www.CRNTT.com   2011-04-17 10:36:50  


 
  直到1906年9月1日,清廷在巨大压力下终于发布了仿行立宪的上谕,宣布进入预备立宪阶段。对此迟来的顺应民意之举,国内依然万众欢腾,一些大城市甚至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学生、市民、绅商集会、游行、演讲表示庆贺,“何幸一道光明从海而生,立宪上谕从天而降,试问凡我同舟,何等庆幸!”人们自发撰写的《欢迎立宪歌》表达了对朝廷的热爱尊崇和对必然带来暴力的革命的反对:“大清立宪,大皇帝万岁万万岁!光绪三十二年秋,欢声动地球。”“和平改革都无苦,立宪在君主。”“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

  然而,清廷并不珍视此时对它来说极其珍贵的民情民意。

  在官僚体制改革方面,清廷在1906年9月6日即颁布了改革官制上谕,虽然只是行政改革,毕竟是一种改革的姿态。但11月6日,朝廷发布裁定中央官制上谕,结果满人权力更大,连以前形式上的“满汉平衡”都被打破,使人对清廷是否真准备立宪大起疑心,甚至有立宪派直斥其为“伪改革”,“徒为表面之变更”,“竭数月之改革,迄今仍是本来面目,政界之难望,今可断绝”。远在日本东京的梁启超当时在写给康有为的信中承认:“革命党现在东京占极大之势力,万余学生从之过半;前此预备立宪诏下,其机稍息,及改官制有名无实,其势益张,近且举国若狂矣。”清廷刚宣布预备立宪时,革命派的力量就“稍息”;而当人们认识到清廷的立宪有名无实时,革命派就“其势益张”。显然,革命派力量的“息”与“张”,与清廷所作所为大有干系。所以1907年初,坚决反对激进革命、立宪派领袖梁启超在与革命派激烈争论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清政府的所作所为而从“温和立宪”转为“激进革命”后,在《新民丛报》发表了《现政府与革命党》一文,无奈地承认:“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端的是一语中的。

  官制改革尚且如此,立宪原则上就更加滞后。清廷认为,日本宪法强调“君主大权”,最合己意,也就是说,以日本为“典范”的意义主要在于“皇权”依然至高无上,所以清政府在1908年公布了著名的《宪法大纲》。但这部“君权”比“明治宪法”扩大、“民权”比其缩小的“宪法”连温和的立宪派都坚决反对,认为“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指其为“假立宪”、“伪立宪”。重要的是,立宪派以士绅为主,正是清王朝的社会基础。

  从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地方士绅为主的“立宪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尽管“开国会”的呼声越来越响,一浪高过一浪,清廷就是毫不妥协,拒不开国会,拒不立宪,反而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立宪运动。当清政府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温和的立宪运动时,在“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支持革命的人必将越来越多。清政府对各种警劝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仍要大权独揽,结果便是众叛亲离,真正“动摇国本”,最终垮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