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印度:陌生的邻居(上)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02 10:31:42 |
民主 1991年,印度正式摈弃费边社会主义,强势推行市场化改革,多年来,其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改革虽极大加剧了社会的区隔与两极分化,农业也因此饱受冲击,但它的确从根本上提高了全民收入及生活水准,让沉睡百年的巨象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其崛起背后的“印度模式”,也引发国际官方与坊间的热议。 玛丽杜拉夫人对我说,印度奉行的哲学一直是不囿教条,而尼赫鲁总理的遗言现在回忆起来似乎更具意义。“如果我们最终未能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最普世问题,那么无论我们宣扬资产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还是什么新的主义,都毫无意义。” 清华大学教授秦辉认为,“印度模式”的重要承载是它的宪政民主:“印度的范例说明,宪政民主制度不仅能在一个不发达国家、一个大国实现,而且能够在一个传统上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冲突严重的地区增强凝聚力与国家认同。”有西方媒体评价,东亚在战后书写了经济传奇,而南亚印度则创造了政治奇迹。 我曾两次访问新德里阿克巴路24号大院印度执政党国民大会党中央党部所在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总是排队上访的各地民众。每天中午11点,只要你具有合法的身份证明,就可以登记并进行安检,最终由专人负责接待。距离接待处不过10米远的白色小楼,便是现任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和总书记拉胡尔.甘地的办公室。印度人告诉我,24号大院是这个国家事实上的权力中心,周围遍布持枪警力和军事哨卡;即便如此,它的大门依然必须保持敞开。 同为东方古国的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独立,但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印度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而中国采取的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这折射出两国政治体制的迥异:宪政民主体制的印度及非西方民主体制的中国,后者又被称作“人民民主专政”。印度这套政体移植自英国,并进行了多年的本土化再造。目前,印度以宪法形式确立了全民普选、三权分立、多党竞争、议会民主、新闻自由等多项基本制度,并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和私有财产不被侵犯的基本权利。 我们在印度采访期间,恰逢4个邦同时举行大选。选举,是这个国家的全民狂欢节,大部分适龄公民均会参与投票,执政党则可上可下,一党独大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国大党中央工作委员会(CWC)政治秘书安尼尔在接受本刊访问时透露,大选期间,所有的印度政党都如临大敌,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大党几乎所有中央要员必须全部下到一线坐镇指挥,应对民众提出的一切诉求。否则,败选是毫无疑问的。“政党不得不随时修正和调整执政诉求。比如,为同右翼争夺选票,你必须让原来坚定的世俗主义价值观变得柔软。”这个政党时刻牢记:历史上的党主席、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曾一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中止民主,奉行严厉新闻审查,剥夺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最终被选民赶下了权力巅峰。 翻阅当日主要报章是印度中产阶级及以上群体的传统习惯,至今不衰。4月初,有关安纳先生绝食的消息几乎每天都占据着头版头条。安纳现年72岁,是印度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自4月5日开始在首都标志性建筑简塔.曼塔天文台发起绝食,以此要求新德里政府重新审视反贪腐法案《公民监察法案》:“这部法案目前没有给予民众足够的监督权,无法对腐败嫌疑人进行起诉,适用范围也不尽如人意”。在印度各地,安纳的响应者此起彼伏,大家相继加入示威队伍,要求政府严惩腐败。这足以对处于大选敏感期的执政党产生震慑。索尼娅.甘地不久即在党中央网站首页发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