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新移民改变香港 也将改变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1-07-21 14:33:16  


南都周刊201126期封面
  中评社北京7月21日讯/曾有一首歌,传唱大江南北。那是民谣歌手艾敬唱的《我的1997》:“1997快点儿到吧/八百伴衣服究竟怎么样/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1997快些到吧和他去看午夜场……”

  如今1997年已过去十四个年头,香港跟内地关系越来越密切。通过“自由行”,“我可以去香港”早已成了一部分内地人的日常生活。还有越来越多的内地人,通过单程证、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才计划、资本投资、读书等管道,到香港定居。对于本港土著及老移民而言,这部分尚未在香港居住满七年的内地人,被称为“新移民”。

  新移民在香港生活如何?请看《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梳理的香港新移民轨迹,香港一号移民、诗人廖伟棠讲述的文化移民故事,南都周刊记者描绘的香港天水围一带底层移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记录的新移民融入香港社会的经历。最后,还探讨了香港本土社会对于新移民的复杂态度。《南都周刊》日前登载长文“新移民改变香港同时也将改变中国”:

  香港是一扇窗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开放社会与外来人口之间的冲突与包容。

  香港是一个梦想,我们希望从中发现优良城市秩序、弥合族群分歧的治理之道。

  他们改变了香港,也必将改变中国

  内地新移民正成为香港社会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在建立一种新的话语权的同时,已逐渐成为法治和民主自由的载体,改变着今日的香港,而在将来,他们也必将改变了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这也许是历史的意外,但也是中华民族的福气。

  文_邱立本(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

  在香港历史上,出现过一次又一次的“大熔炉效应”,它不仅熔合了中国不同的地域文化,也让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人都有机会在这个小岛上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改变了香港的体质,也意外地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香港上一次的大规模移民是在1949年。由于政治的剧变,导致数百万人从中国不同的角落移居香港,从董建华的家族到邵逸夫,再到李嘉诚,这批移民在随后的几十年内改变了香港,让这个英国人统治的小城市,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东方明珠”。而在1997年,它打破了西方媒体所说的“香港之死”的悲观预测,上升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从而取代东京,成为中国经济融进全球化浪潮的桥头堡。

  正是这样的经济剧变,导致了新一波的移民潮,从中国的各地来到这个岛屿的新移民,和这个岛屿进行着奇特的互动,并且开创了一个难以预测的未来。

  一个新的话语权的出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香港面对中国内地的一道门。1978年底,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和全球华人社会的关系出现变化,过去被视为危险的“海外关系”,突然成为一种正面的关系,这让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国人有机会来到这个有待解放的“白区”来探亲,或是从此定居这儿。

  一些过去被监禁的国民党囚犯,也被释放到香港,他们有些人遭到台湾当局的拒绝,因而只能待在香港。也有一些是来自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在 1949年建国之初曾热情洋溢地回到祖国大陆,参与国家建设,但却历经“反右”与“文革”的折腾,也逐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到了香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聚居在北角和美孚新村一带,也成为了香港社会的一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