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欧城镇化合作图景

http://www.CRNTT.com   2012-05-26 09:27:12  


 
  中国城镇化是巨大潜在市场

  文章分析,6.9亿甚至更多的城镇化人口,2万多个不同规模的中国城镇,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虽然李克强副总理多次提到要通过推进城镇化拉动内需,但中欧城镇化合作何尝不是开辟外需新渠道的一种方式呢?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欧洲经济形势极其严峻,欧盟一些成员国债务问题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开辟新市场,扩大制成品和投资市场,应该是欧洲摆脱危机的一个有效途径。

  今年2月份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欧洲企业踊跃参加,他们看重中国市场,尤其是城镇市场。一些欧洲企业把地区总部搬到中国,将战略重点瞄向中国。

  今年3月份,我们参加欧盟委托“欧洲之友”主办的“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论坛,直接感受到无数欧洲企业对中国的关注。此次筹备“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欧方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参会的既有跨国公司也有中小企业,他们不仅关注中国消费市场,更关心投资市场和基础设施领域。一些企业尤其看重中国中小城市,相信中国城镇化进程蕴藏着巨大潜力。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快,超出欧洲人想象。中国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差别,也导致了需求的不同。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很多城市希望引进欧洲的智能城市管理经验,而在中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和给排水的投资运营管理,则是欧洲企业的机会。

  放开高技术出口限制以“互利共赢”

  文章认为,欧洲经济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优势——高技术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中国庞大的城镇化市场,如果继续以“冷战”思维,担心中国仿造和竞争的狭隘性观念,会使欧洲失去这个庞大的潜在的城市市场。

  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从粗放到集约、从耗能到减排的转型。然而这种过快的城市发展速度,由于缺乏高技术的支撑,显然并不能迅速实现转型。例如从低碳技术、节能材料到智能产品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城镇管理上的应用,等等,欧洲高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利用欧洲的高技术优势,支持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模式转型,应是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在论坛阶段欧洲城市代表发言时,也大谈先进技术支撑下的先进管理理念。而在中国,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和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也是较为明显。

  但是,如何能够打破技术限制的坚冰,实现真正的互信、互利和共赢,对中欧合作是一个考验。

  开辟城镇化战略合作和伙伴关系的建立,应该是打破多年欧洲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的一个尝试。欧洲如果真正放开或放松对中国高技术出口限制,对自身走出经济困局也会有直接帮助。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的建立,应该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一次重要战略选择。无论是从扩大内需还是扩大外需,这都释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从全面推进城镇化政策开始,改革开放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大而绝不会停滞不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