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台湾学者吴东野:密集文化交流舒缓显性台独

http://www.CRNTT.com   2013-02-13 00:20:38  


 
  其实,从长期观察民进党政策的角度判断,绿营学者何尝不知道大陆的导弹并非针对台湾人民,也很清楚两岸对话如果预设前提或条件,就根本不可能会有正面的发展与结果,更充分能认知到,大陆的政局不稳定,台湾难免也会受到重创。绿营学者提出的要求,严格说未必针对与会的大陆学者或北京领导人,其目的无非是透过台湾媒体,对独派群众表态。

    强化两岸认同与互信的建言

  两岸政治互信如果是建立在两岸人民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那么两岸人民愈能够水乳交融,愈有助于稳固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未来的两岸政治关系需要历经一个共同建构的过程,两岸都需要以同理心,展现自信、尊重、包容的气魄。大陆对台政策需要顾及台湾人的自尊,经济让利可以使多数人感到受惠。

  中共十八大的政治报告,除了阐述推进两岸统一的目标、强调反台独与坚守“九二共识”的立场,并首次提出“一中框架”的概念,期许两岸能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大陆所称的“合情合理安排”,似乎想以安排台湾适当身分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为起点,藉此逐步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继而促成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终极目标则是和平统一。

  问题在于,马英九政府回应大陆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推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的渐进式统一攻势,现阶段除了守势,看不到强烈的进取心。未来的三年多,马政府若始终坚守“不统、不独、不武”的底线,没有可长可久的两岸关系论述与政治谈判准备,就可能如前“国安会秘书长”所谓两岸出现“瞬间豪大雨”的危机。

  台北会谈第一会议厅的五场讨论,与会学者提出许多具建设性而可行的建议。其中最值得马政府思考的意见包括:首先,在提升文化认同方面,目前两岸关系最令人忧心之处,既非何时进行政治谈判,亦非何时完成统一,而是尽速设法修补两岸认同断裂问题。文化交流与合作如果是提升两岸认同的必经路径,两岸即应设法排除障碍,尽速洽签文化协议,同时设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概念下,共同建立两岸认同的新机制。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提出以“非政府组织(NGO)模式”凝聚两岸主流民意的建议,或为两岸增进文化认同的可行方案;换言之,两岸民众可透过国际NGO组织的互动,累积经验与善意,最终汇成主流民意,再反馈至政府的两岸政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