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少数民族族源神话传说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10-22 00:00:15  


 
   一、“西来说”或“南来说”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泛指在17世纪祖国大陆沿海地区人民尚未大量移民台湾前,早已居住在本岛及其周边岛屿的住民。清朝时,台湾少数民族被称为“番族”,日据时期泛称“高砂族”,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又将其分为“山地同胞”与“平地山胞”。为了消解族群间的歧视,台湾当局于1994年将“山胞”改为“原住民”,后再进一步称为“原住民族”。除了所援用之原文表述将以双引号表述之外,本文则以“少数民族”定义与称呼。

  目前学界关于台湾地区少数民族的起源说法有两类,一是主张其发源地在大陆东南沿海,为“西来说”;一是主张从东南亚南岛语族北迁台湾,为“南来说”。考察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族群来源,不论是高山发源、平地发源、海岸发源还是海外发源诸说,自史前时代开始的台湾岛上“土著”文化系统与大陆确实有着极密切关连。〔4〕

  “西来说”的说法甚为普遍:学者主张,从语言、考古、文献资料、神话传说等方面的研究推断,台湾岛上少数民族的起源地是大陆东南沿海。学者甚至推测少数民族移入台湾岛内的年代,例如:赛夏族与泰雅族应是在西元前三千年的先陶时代即迁入本岛。〔5〕再者,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亦表明,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堂兄弟”“左镇人”就从大陆来到了台湾。〔6〕到了新石器时代,居住在祖国大陆东南沿海的一支古越人又来到了台湾岛上,成为今日岛内少数民族的主要来源。〔7〕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外表普遍具有肤色淡褐、眼睛大而亮、双眼皮、身材不高等特征;上世纪90年代,时任台湾当局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陈奇禄曾就考古证据结果表示,多数人类学家都同意,他们是从大陆华南直接或迂回通过东南亚岛屿,在不同时期一波波进入台湾,惟有兰屿的雅美文化已确定和菲律宾有极密切关系,是唯一的例外。〔8〕

  再根据一些史前文化研究显示,一部分早期台湾岛上住民由大陆东南沿海直接渡过海峡进入台湾岛内,成为泰雅、赛夏、布农等族的祖先。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族群主要是由大陆东南沿海闽越族与早先已居住岛内的矮黑人相融合。而从其某些文化特征可证明,如缺齿、去毛、文身、黥面、猎首、吹口琴、着贯头衣、住干栏屋、崖葬等。〔9〕

  “南来说”指:另有一部分“南岛语族”的住民是从菲律宾及印尼各岛屿及中南半岛迁入,包括:鲁凯、排湾、雅美、阿美、卑南等族,其与东南亚“南岛语族”古文化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且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排湾族与卑南族则应是在东南亚巨石文化兴盛时期移入。这部分住民的祖先亦由闽越人从大陆东南沿海先经过中南半岛到达南洋群岛,然后再经由菲律宾群岛进入台湾岛内;这些住民的体质、语言和风俗与南洋群岛马来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