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少数民族族源神话传说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10-22 00:00:15  


 
   注释:

  〔1〕本文中的名词定义,针对台湾地区的表述,以“台湾少数民族”称之;若有必要引述原文者,则以双引号括之。其中,“台湾少数民族”一词,在台湾不同时期各有其称:“山地同胞”、“高山族”、“原住民”、“原住民族”。

  〔2〕见台湾当局主管部门网站: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47FCF4D7F9A4F1A7/index.html?cumid=47FCF4D7F9A4F1A7,浏览时间:2021年7月1日。

  〔3〕《平埔族》,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A9E092C6104ACAD5,浏览时间:2017年8月。

  〔4〕卫惠林等:《台湾通志稿·同胄志》第1册第1页,南投:台湾省文献会,1951;鹿野忠雄《台湾考古学民族学概观》,宋文熏译,台湾省文献会,第197-200页,1984。

  〔5〕《台湾原住民族与世界南岛语系民族的关系》,屏东县“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展示厅介绍内容,考察时间:2015年10月2日。

  〔6〕韩起:《台湾省原始社会考古概述》,《考古》,1979年第3期。 

  〔7〕陈国强:《高山族来源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2期。

  〔8〕郑元庆等着:《台湾原住民文化(一)》,台北市:光华画报杂志社,1994,第21-22页。

  〔9〕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19页;转引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市:九州出版社,1996,第3页。

  〔10〕研究来自凌纯声:《台湾先史学民族学概观》序、徐松石:《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刘芝田:《菲律宾民族的渊源》等均提及,详见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北京市:九州岛岛出版社,1996,第5页。

  〔11〕郭志超、吴春明:《台湾原住民“南来论”辨析――兼论“南岛语族”起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2期。

  〔12〕苏文青:《从南岛语族看台湾与福建的关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3〕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1987。

  〔14〕 凌纯声:《凌纯声蕃民图腾文化的研究》,史语所《集刊》第16本,1947。

  〔15〕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第19页,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年。 

  〔16〕月朗:《民间故事传承路线研究》,《民间文学论坛》第46页,1988年3月。

  〔17〕李卉:《台湾及东南亚的同胞配偶型洪水传说》,台北:《中国民族学报》第1期,1955年。

  〔18〕梁晓蕾:《古人类DNA研究:台湾古人与大陆壮侗语人群有紧密的遗传关系》,《央广网》,浏览时间:2021年2月23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453584250831414&wfr=spider&for=pc。

  〔19〕尹建中:《台湾山胞各族传统神话故事与传说文献编纂研究》第38页,台北: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94。

  〔20〕(美)戴维·利明:《神话的意义》,收录于袁琦主编:《中国神话》第一集第354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David Leeming &Edwin Belda原着<Mythology>;李培茱、何其明、金泽等译《神话学》第10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台北:商务印书馆。转引自巴苏亚·博伊哲努(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话与文学》第44页,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9。

  〔22〕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289-291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黄宣卫:《阿美族》第7-8页,台北市:三民书局,2008。《原住民族介绍》之“阿美族”: 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type=D0BD0AE75F4158D0D0636733C6861689,浏览时间2019年3月28日。

  〔23〕陈国钧:《台湾土著社会始祖传说》,台北:幼狮书店,1964,第66页。

  〔24〕刘秀美:《火神眷顾的光明未来──撒奇莱雅族口传故事》第20页;2008年4月15日黄金文于花莲市国福里社区活动中心讲述,黄嘉眉采录。台北市:口传文学会,2012。

  〔25〕张素莲主编:《太鲁阁族的另一种乡愁──花莲县吉安乡太鲁阁族人的移动故事》第16页,花莲县:台湾行动研究学会,2015。

  〔26〕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237-238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 “卑南族之美丽家园”: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6CD8B3830879023,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27〕陈国钧:《台湾土著社会始祖传说》,台北:幼狮书店,1964,第81页。

  〔28〕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316-317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雅美族(达悟族)的起源》: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03AB0AFF23E53149,浏览时间2019年3月28日。

  〔29〕杨建夫、林大裕:《山岳旅游的起源与内涵之探讨》,《立德学报》第3卷第2期,2006,页55-66;杨建夫、林大裕:《登山活动本质之探讨》,《康大学报》第3期,2013,页47-63。另有一说是268座高山,引自维基百科《台湾高山列表》。

  〔30〕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105-108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原住民起源说》: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matataiwan.com/2014/02/26/indigenous-legends-and-mythology/,浏览时间:2018年8月28日。

  〔31〕“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编译: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原着《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6。启明·拉瓦:《重返旧部落》第3-5页,新北市:稻乡,2006。

  〔32〕王梅霞:《泰雅族》第39-44页,台北市:三民书局,2006。《泰雅族起源》: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AD81C01A21CEFD8,浏览时间:2019年3月28日。

  〔33〕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88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

  〔34〕达西乌拉弯·毕马(汉名田哲益):《邵族神话与传说》第28页,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亦见于邓相扬:《邵族华采》,南投县风景区管理所,1999年6月;邓相扬、许木柱:《台湾原住民史邵族史篇》。

  〔35〕达西乌拉弯·毕马(汉名田哲益):《邵族神话与传说》第56页,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

  〔36〕佐山融吉、大西吉寿着;余万居译:《生蕃传说集》,大正12年。转引自《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传说》,http://www.hcjh.ntpc.edu.tw/language,浏览时间:2017年9月28日。

  〔37〕《布农族起源》: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74BE22984C1B432,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38〕83岁排湾族女性吴金玉1996年于屏东县牡丹乡牡丹村讲述,陈金香采录,见金荣华整理:《台湾排湾族民间故事》第9页,新北市:传文学会,2017。

  〔39〕75岁排湾族女性陈归名1996年于高雄县凤山市讲述,张百蓉采录,见金荣华整理:《台湾排湾族民间故事》第11页,新北市:传文学会,2017。

  〔40〕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185-186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原住民族介绍》“鲁凯族起源”: 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77F552950733982&type=D553881BB72C42C9D0636733C6861689,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41〕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120-121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原住民族介绍》“赛夏族之起源”: 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418BFC08FD0A1D0,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42〕马渊东一着、杨南郡译注:《台湾原住民族移动与分布》第124-125页,台北市:“原民会”、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14。《原住民族介绍》“邹族之美丽家园”: 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07B48DFDA79CF95,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43〕 《原住民族介绍》“卡那卡那富族”: 台湾当局“原民会”网站,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3439993A7481ADD,浏览时间:2019年3月29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