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傅佩荣:我被于丹“挤”出《百家讲坛》

http://www.CRNTT.com   2009-01-14 12:30:02  


傅佩荣教授是台湾著名的国学传播者。
  中评社北京1月14日讯/《广州日报》日前刊载该报对“台湾版于丹”、学者傅佩荣的专访《傅佩荣:我被于丹“挤”出<百家讲坛>》,内容如下:

  有“台湾版于丹”之称的人气国学先生接受本报专访,爆料当年《百家讲坛》讲《论语》本来也有他的份,因为于丹的一播出就轰动全国,结果央视对他说“你就不用讲了”。 

  学者傅佩荣被称为台湾版的于丹,他以《哲学与人生》开始为大陆读者所熟知。他在凤凰卫视主讲的《国学天空》,短短8分钟时间,将老庄孔孟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拉得更近。近日,傅的新书《人生困惑问庄子》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再次引起读者的关注。该书出版后,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身在台湾的傅佩荣教授。 

    对话傅佩荣—— 

    “与人交往要找到一个稳定模式” 

    庄子遵从顺其自然 

  广州日报:新书的意思是人生困惑的时候问庄子,您觉得庄子对读书持一种什么态度? 

  傅佩荣: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提到庄子,说他“其学无所不窥”,换句话说,庄子是任何书都看的,不过还好,古代的书很少。我们说一个人“学富五车”,也不过五本书(即《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那时每一页都是竹简,五本书就五辆车。庄子是战国时代,书肯定已经很多了,但再怎么样的话,他求学就有一定的方法和目的,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学一点东西。 

  广州日报:您个人非常喜欢庄子,他最打动您的是哪一点? 

  傅佩荣:他的“不得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种“不得已”,不是被迫的、无奈的、不得不怎么样的,而是指当你条件成熟时顺其自然。人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条件成熟你做,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反之则事倍功半,功败垂成。 

    把老庄孔孟思想应用于现代生活 

  广州日报:在现实生活中,最难处理的是人际关系,我们如何利用老庄的思想来维持和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