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台湾中小学文史课纲潜藏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7-08-12 00:16:01  


 
  (二)到了2014年,课纲微调事件掀起波澜,追根溯源,还是在一些名词语意上打转。根据当时“教育部”公告,所有的争执焦点只在17个用词。我们且看“国家教育研究院”网上说明,就可以清楚看出微调争点其实就在史观的差异。

  微调历史课纲与原历史课纲的17个用词差异

  若依课纲“重点”变动数计算,主要争议在于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荷西入台、台人与抗日战争及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发展等4大项,总共17个小项︰

  ①“原住民”改为“原住民族”,有消灭平埔族的争议
  ②“国际竞逐时期”改为“汉人来台与国际竞逐时期”
  ③“郑氏统治”改为“明郑统治”
  ④“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
  ⑤“接收”台湾改为“光复”台湾
  ⑥当代台湾架构从主题式改为依时序脉络叙述
  ⑦“大航海时代”改为“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
  ⑧“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
  ⑨新增“台人与抗日战争”
  ⑩“多元文化发展”改为“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⑪删除滨田弥兵卫事件、麻荳事件
  ⑫“清代治台政策”改为“清廷治台政策”
  ⑬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开港通商的叙述争议
  ⑭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份,说法有争议
  ⑮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
  ⑯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
  ⑰“慰安妇”改为“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

  因此教改22年来,在各种“多元选修”、“快乐学习”的教育口号下,针对文史科目的各种变革,如“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必修选修之争,是否别有一些政治意涵,值得我们深思。

  小结:

  有些事,发生时轰轰烈烈,过后无声无臭;有些事,发生时无声无息,影响却极深远,像历史课纲!当国文老师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大声疾呼,争取保留时,历史课纲也正在进行大变动。对台湾史与中国史,两者之间繁简如此悬殊的史料,却安排如此不相称的教材篇幅,当时历史老师并非无感,中山女高历史老师邱永春曾经说了句名言:“虐待中国史,溺爱台湾史”。但“教育部”置若罔闻。历史科老师常自嘲为小科,人数少无力回天。今日年轻人“天然独”的倾向,历史教材的偏差绝对是重要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