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不妨尝试新招 | |
http://www.CRNTT.com 2009-06-19 10:16:34 |
其一,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信贷,扩大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最近,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建行正探索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融资信贷,这种融资应是向中国贸易伙伴提供的。如果中国与他国的贸易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那么这种融资信贷将有望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并与人民币结算形成良性循环。其实,人民币国际结算必然包括人民币信用证等结算方式,因此未来各商业银行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是必然的。 其二,直接用人民币对外提供援助,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最近有专家建议用人民币对外提供援助,可说一个妙招。中国对外援助一般以美元等货币进行,实际上可以转变思维用人民币提供援助,如以人民币提供优惠贷款。接受援助的国家既可以用人民币向中国购买商品和服务,也可以有条件地允许其持有人民币资产。特别是,中国政策性银行对外提供的买方信贷完全可用人民币计价,因为买方信贷基本上是用于购买中国商品的。 其三,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逐步增加境外人民币资产品种和规模,将来甚至可以允许美国等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境外人民币资产的规模和种类有限,除了境外流通的人民币现钞之外,只有在香港有500多亿元的人民币存款和200多亿元的人民币债券。现有的境外人民币资产规模和流动性显然不足以支撑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地位。在香港发行国债,可以逐步扩大海外人民币资产的规模,增加境外人民币资产的流动性,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必不可少的条件。 逐步扩大境外人民币资产规模,可以测试国际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如果人民币资产在海外受到热捧,那么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证明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潜力,而且这种潜力是源于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和潜在的经济发展能力的,人民币的购买力和收益都是有保证的。 文章指出,以上做法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管制的放松,可能反过来逼迫人民币加速自由兑换,现阶段也可能给人民币构成更大的升值压力。但这些措施的风险有限,不妨大胆尝试。例如,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首先其规模由中国政府决定的,其次如果将来认为风险升高,完全可以在国债到期偿付后不再发行。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其作用暂时不应过分夸大。比如说,现在不少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其实多少是个谬误。海外人民币资产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中国对外负债的增加,除非人民币大幅升值使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大幅下降,否则这实际上会进一步地增加中国外汇储备。 文章强调,人民币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上的做法将是必然的,只是迟早问题而已。人民币国际化是逐步实现的,现在有必要对下一步做好技术性和操作性的准备,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