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以主动改革应对增长减速 | |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08:39:58 |
近来发生的社会冲突事件往往与长期积累下来的收入差距悬殊、社会安全网不健全、官员滥权贪腐等因素纠结在一起。应该看到,这类问题与物价上涨、房价畸高等问题本质不同,后者可施以特定抑制措施或政策组合,只要态度坚决、措施得当,假以时日定可见到疗效;前者则牵涉民众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分享发展成果的权利。当众多大中小企业停止扩建投资、收缩经营、抛出库存,当千百万人因此生计困顿,人们的价值观将会发生剧变,切不可将它只视为成长的代价。 文章指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可再停于口头、流于文牍;缩小收入差距,变革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网络,也均有了迫切的现实要求。目前,个人所得税法正在修订,这是政府在二次分配范围内所做的努力,但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关键仍在一次分配。必须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必须为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创造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相近的受教育机会以及就业、创业和创新的机会。走向依赖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才可真正持续。 应对经济增速减缓,改革的任务愈发繁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改革等,早已被列为改革重点内容,应积极得力地推进。重中之重是以更加开阔的胸怀扩大对外开放。改革陷于胶着之际,以开放促改革仍不失为一种可行路径。 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待外资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尽管在经济衰退时也难免滋长保护主义倾向,但其施政绝不会大开大阖。反观中国,部分人士的态度殊难理解:在经济略微减速时即怀恐惧排外之心,在经济高速增长时又极易自大。如此,其对待外资的态度便必然染上过于浓厚的功利色彩且变化无常。从改革之初的趋之若鹜,到后来的挑挑拣拣,到近来或明或暗的歧视,都显露出一种狭隘的实用主义倾向。 文章最后说,当亚洲金融危机肆虐时,中国果断实施了结构改革,削减国有部门规模,推动商品房改革,加入WTO,所有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均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挥之不去,中国改革的任务更加紧迫。只有以壮士断腕的气魄主动改革,才能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奠定长治久安之基。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