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让教育回到“立人”之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1-11-17 14:59:03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讯/“立人乡村图书馆之意义就在于,重新标出教育之根本功能,或者说是重申了教育的古典目标:立人。”东方网今天登载学者秋风的文章“让教育回到‘立人’之目标”: 

  早在立人乡村图书馆成立之前,我就认识李英强先生。对他所开创的这个事业,我也竭尽绵薄予以支持:这是我每年捐款支持的唯一公益项目。我当然不能把这篇文章写成表扬稿,而愿意与读者诸君讨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也即图书馆项目中的那个大写的词:“立人”。

  在中国社会即将进入平民社会之际,孔子大规模开办庶民教育,而完全围绕“立人”目标展开。孔子施教之目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平民社会中养成“君子”。关于君子,孔子曾从各个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全面的定义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必以行道为己任,为此养成德行,依乎内在之仁心,而又掌握适应公私生活之技艺。由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接续孔子之事业,传统中国的教育体系应当是前现代的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健全的。这一教育体系通过人文化成,养成君子,这些君子又通过种种渠道教化农、工、商各色庶民,化成风俗。君子是平民社会的组织核心,平民则多少明乎是非,“有耻且格”,整个社会因此而形成良性秩序。

  此不独传统中国特有,西方社会的教育也以立人为本。因为,秩序乃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品,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形成和维持秩序,为此,也就必须致力于养成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之人。欧美各国中、小学有大量经典、历史、人文教育内容,大学有“通识教育”课程。而越是精英教育,越是强调教育之立人功能,旨在以人文化成学生为“绅士”,而拒绝单纯的技能传授。也就是说,即使在二十世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欧美各国教育依然以立人为本,而以技术教育为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