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碧山:黄山脚下的中国城乡互动缩影 | |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1:01:29 |
返乡者 与中国的多数农村一样,碧山几乎见不到青年和中年人的身影,留守的老人成为了这个皖南村庄的守护者。 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是乡土中国建设的一种悖论,农村精英出走,要让这些人回乡,意味着他们必须放弃城市工作,得在农村拥有工作,而在碧山乃至整个黟县,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去年年底,黟县政府曾专门发文鼓励青年人回乡建设,如今,这种现状也在发生潜在改变。 33岁的汪程龙是少数的返乡者之一。这位中国政法大学的高材生过去在北京卖茶叶,今年年初,他回到碧山,成立了一个名为黟县云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乡村建设中。 汪获得了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在碧山成立陶行知乡村教育示范基地。此外,他正在山里的一块地里试种药材,如果效益好的话,他希望村委建议推广种植。“这个药材的收益比种田好很多,如果大规模推广,肯定会考虑包销保证农民的收入。” 汪程龙觉得应该忽视网络中的争论,“没有碧山计划,像你这样的人会来吗? 前些日子我跟欧宁老师说,碧山计划吸引了很多外来人,是好事,要感谢你。” 7月16日这天,31岁的方平趁休假回到了碧山,方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看到网络上有关碧山的讨论后,他觉得内心很复杂。 “周边的农村都搞起来了,为什么碧山不能做起来?这可能是农民的普遍想法,他们可能并不在乎知识分子的审美和趣味,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调和的方法要从细节着手。”方这么说。欧宁希望能够还原传统乡土社会的宗族邻里关系,年轻人回乡做事,好好保护自己的传统工艺,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周边由资本垄断的旅游经济的刺激下,几乎所有村民都希望碧山能借商业旅游致富,而对于一些外出从事体力劳动的底层打工者,挣钱、回家建房,几乎是共同的目标。碧山走商业化旅游模式,似乎不可阻挡。 为了让农民找回以前的辉煌和对教育的认同感,2012年,欧宁和左靖出资建造了一个汪达之铜像。出生于碧山村的汪达之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学生,曾受陶行知委托,担任晓庄师范在苏北的特约中心学校新安小学的校长。 这座铜像放在碧山村祠堂附近的村口处,铜像竖立后,来来往往的村民互相纷纷议论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欧宁和左靖不厌其烦地介绍,这是汪达之,是搞乡村建设的很厉害的一个人物,“就是从我们村走出去的”。 在竖汪达之铜像时,当地政府提供了大量支持。“我们负责制造铜像,但铜像的底座是当地政府出的钱,包括选址等。”欧宁说。 对于竖汪达之铜像这件事,胡建新非常认可,这位原石亭小学校长今年60岁,做老师已经37年,碧山45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学生。胡称,十年前,石亭小学的规模有600人左右,如今这个小学的规模只剩下不到40人。除了一部分村西的孩子会选择去县里上学,更多的碧山孩子,被打工的父母带到了异地求学。 7月18日上午,胡建新正在给碧山村的农家书屋给小学生上《弟子规》,“想给孩子们增加一些对于人伦、礼和秩序的意识。” “欧老师做了很多事,他的层次很高,当然有些东西我也看不懂,现在他们自己也在反思。其实这个问题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的,(乡村建设)应该怎么样?就是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关心老百姓的生死病痛。”胡建新说。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