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月刊:一百年 新时代黄埔精神现实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24-09-05 00:00:50  


 
  正因为黄埔军校学生的政治和军事素质都很高,才使“校军”(主要由黄埔学生担任各级军官的军队)形成了很强的战斗力,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军事人才。在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第一次东征再回师广州平定杨刘叛乱、第二次东征、北伐等战斗中,以黄埔师生为骨干的“校军”在实战中经受血与火的考验,以阵亡师生531人、负伤408人的英勇和壮烈,⑪打出了黄埔军校的凛然军威和赫赫声名,书写了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可以说,战场是黄埔军校的一个“特色课堂”,既让黄埔学生学到的军事理论知识得以实际应用,还可以学到课堂、操场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又让黄埔师生经受了实战锻炼和考验,战场变成了考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也是黄埔军校办学的主要经验所在。另外,牺牲的同学就埋在教室外面,从教室里就能看到自己同学的坟墓,这也是激励黄埔同学努力学习、苦练杀敌本领的最直接而又残酷的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黄埔军校的战斗力之所以很强,与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从黄埔军校建校伊始至大革命失败时,在黄埔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共产党员有名有姓的就有780多人,估计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在千人以上。共产党人积极参加黄埔建校、建军,在课堂、操场和战场上,起着先锋、表率作用,为东征、北伐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北伐实现全国统一是孙中山生前最大的心愿,也是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重要依托。孙中山一生中先后发起四次北伐,分别是1912年、1918年、1922年和1924年,目的就是要打倒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孙中山1924年9月组织最后一次北伐并在《北伐宣言》中宣称:“此战之目的,不仅在覆灭曹吴,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以继续反革命之恶势力。换言之,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⑫遗憾的是,孙中山至死也未能实现国家统一。

  黄埔军校最出彩的功绩就是在国共合作下,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黄埔师生是北伐的重要力量,在各军中发挥了先锋模范骨干作用,涌现出大量的勇敢无畏的优秀黄埔学生,他们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1300多名黄埔师生在北伐战争中慷慨捐躯。其中,黄埔一期生曹渊、蒋先云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