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如何构建中日合作的长期框架? | |
http://www.CRNTT.com 2010-01-11 11:03:46 |
政治上,在鸠山首相明确表示不会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日关系中暂时不存在重大的“刺激”。双方合作编写历史教科书在继续进行中。日本天皇破例会见习近平副主席,说明日本非常重视与中国建立稳定的政治关系。对于建立东亚共同体,双方都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区别在于中国主张首先在“东盟+中日韩”(10+3)的框架内进行,日本则主张还要加上印度、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三国(10+6)。 军事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冷战后的一大趋势是,没有军事同盟关系的国家之间,纷纷通过军方将领互访、军舰互访、海上联合搜救演习、联合反恐演习等措施来加强彼此间的军事关系。从这些方面看,中日军事合作也在加强,梁光烈部长在访日期间也与日方达成若干共识:日本防卫大臣将于2010年内访问中国;继续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和日本自卫队各参谋长的互访;每年举行中日防务安全磋商;继续开展舰艇互访,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将于2010年内访问中国;适时举行海上联合搜救训练;尽早建立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 因此,可以认定:未来2~3年内,中日关系将走向进一步合作;未来5~10年内,只要日本领导人不进行“小泉式操作”,双方的军事合作不撼动美日同盟(可能性不大),中日合作也会进一步深化;如何构建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的长期框架,则是中日双方应该着手谋划的重大课题。 中日双方目前都属于“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大国”,日本谋求从“经济大国、政治‘小’国”转身为“全球政治经济大国”,或者说“普通国家”;中国则希望从“政治大国、经济‘小’国”发展为“全球政治经济大国”。 日本“先经济后政治”的国家发展道路,在吉田茂时期已经确立。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根据当时日本在全球的经济地位首次明确提出日本要当“政治大国”,这一目标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遭遇“失去的十年”而受挫。21世纪初,小泉纯一郎试图通过“靠紧美国”的外交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如修宪与争取“入常”),但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扩展等因素,促使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转而采取“亲美入亚”的外交战略,在保持“对美外交基轴”的前提下,明显增加了亚洲邻国在外交中的分量,因而提出“友爱外交”,主张建立东亚共同体。但是,意识到自己的经济发展后劲难以匹敌中国,加上顾忌美国的反应,日本主张共同体应包括印度、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三个非东亚国家。这显示日本意识到区域一体化的必要性,却又对与中国联手充当东亚整合的双发动机缺乏胆略与信心。 “10+6”模式将大大减缓东亚整合进程。中国坚信,只有“10+3”模式才是真正可行的。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