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闻周刊》收购战:中美何以都不惜代价?

http://www.CRNTT.com   2010-08-30 09:29:17  


《新闻周刊》是全球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时政杂志
  中评社北京8月30日讯/中国要收购美国的《新闻周刊》自然是由于中国崛起的“软实力”的需要。要向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而不是西方媒体眼中失真的中国…一旦中国收购了各种语言版本的《新闻周刊》,美国大多数百姓将会很容易的看到不同于他们主流媒体的声音,这对于目前内外交困的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考虑到这些,美国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巨额亏损、不顾市场经济原理、不顾自己的新闻自由理念、不顾外行领导内行,而将一个鸡肋“捂”在手里就不难理解了。环球网今日登载旅法学者宋鲁郑的评论文章“《新闻周刊》收购战:中美何以都不惜代价?”,文章内容如下:

  《新闻周刊》是全球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时政杂志。在2003年时,全球发行量还超过400万份,除英文版外,还出版日、韩、俄、阿拉伯、西班牙等11种语言版本;在全球设有22个记者站,分布在北京、莫斯科、巴黎、法兰克福、伦敦、华沙、耶路撒冷、东京、香港等地。可是过去七年,这本周刊帝国走向崩溃:订户暴跌,广告缩水,连年亏损。去年发行量已跌到260万份,今年初则降至150万份。仅去年就亏损了近三千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又暴跌31%。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持有人、同样亏损严重的《华盛顿邮报》(今年前三季度即亏损1.7亿美元)不得不决定将之拍卖。

  然而,《新闻周刊》拍买并非易事。首先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都不景气,包括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也一样。谁还有兴趣对这种本身就亏损的一份杂志感兴趣?更何况,危机时期的广告大幅减少,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个无底洞。其次,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消亡是必然的趋势。仅去年前六个月,美国就有一百多家报纸被迫关门,被裁员的编辑记者超过一万人。剩下的也都在在苦苦挣扎。特别是周刊类,其信息相对于网络即看即得来说,早已丧失了“新闻”的价值。所以尽管《新闻周刊》名气颇大,但商业价值了了,充其量连鸡肋都算不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