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你家的灯泡被减排了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20 09:08:43 |
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限制不力 如果切实限制“双高”产业,节能减排计划不难实现 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消耗了世界35%的煤、50%的水泥、38%的铝、35%的钢、33%的玻璃、30%的化肥。可以看出,我国确实需要节能减排、转变增长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注意煤和电的消耗。在2005年,70%的烟尘、90%的二氧化硫、67%的氮氧化物和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来自燃煤,而60%的煤被用来发电。如果切实限制新增高耗能、高排放的“双高”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改变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幅度降低单位能耗不是什么难事。 金融危机导致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一般认为,“双高”产业之所以高烧不退,是因为普遍存在的GDP政绩观,这为落后产能提供了保护伞。其实,从2006年至2008年,我国的减排数据是持续递减的,当时来看,完成“十一五”指标并非难事。变化发生在2008年底。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经济刺激计划,总金额达到4万亿,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2009年,我国的人均钢产量超过了美国,混凝土浇筑量达到欧盟的100倍,发电量达到3.7万亿度,接近美国。此外,水泥、钢铁等行业也上马了新的项目。2010年上半年,我国发电量同比上升19%,终结了美国连续110年作为第一电力大国的历史。能耗的增速超过同期GDP的增速,这使得单位能耗不降反升。 三、运动式减排,用指标凌驾民生 停的不是电,是权利 当指导性的规划变成了硬性指标,进而变成了与乌纱帽挂钩的大跃进运动,本来意味着民生福祉的节能减排换了一张面孔。各地为了突击完成指标,不惜采用强制手段,拉闸限电、停止生产,甚至连居民用电也限制,“会战9月份,决战四季度,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这样的语境里面,根本没有民生权益的位置——诺齐克曾说过,“对权利最轻微的侵犯也是侵犯,也是道德上不允许的。”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