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警惕中国模式的“慢性病”

http://www.CRNTT.com   2010-12-15 09:26:48  


 
  维稳开支居高不下

  中国模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模型,中国模式的“铁三角”有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控制体系”,它在深层全面支撑经济过程。中国模式在过去二十余年里,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上,或是在对设计和操作成果的验收上,都是依赖于一个支架,就是“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架构。

  “压倒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不计成本,“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

  如果存在一个高效的维护社会公正的体制,就不会把中小型矛盾闷住,酿成爆发性、悲剧性的对抗。

  维稳名义下,一旦那些有权巧取豪夺、贪污腐败的个人及机构发现,自肥的制度安排、权力和利益之间的互相输送、对公共资源的滥用有可能被揭露,他们就会指责你影响稳定。这个咒语念出来,就极有机会把掌控惩治手段的上级给震住。对“维稳”的这种过度使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地保护着这类玩家们绝大多数不会被清除出局。

  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据统计,我国今年(2010)用于内部保安的预算达人民币5140亿元。据《2009年预算执法情况及今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去年增加16%,今年将再增加8.9%,增幅超过军费,实际金额与国防开支相差无几。”

  在理清既有的中国模式运行成本时,各种维稳成本的提升阻碍既有中国模式的延续。

  环保的巨大压力

  此外,近年来几次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会议,都把中国的碳排放作为主要议题。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有的人以人权特别是劳工权为博弈工具,来迫使中国减少出口优势。也有人以全球气候变化为博弈工具。但两者非常不一样,后一个策略要强大很多。

  这是因为,中国的低价产品出口,最终得到实惠的是进口国的广大消费者,以及把这些产品在中国下单生产、运输、销售到发达国家每家每户的整个商业链条及中介。他们游说的力量,合起来远远超出工会和人权组织的力量。

  环境、生态、气候的变化就很不一样。低环保标准节省的成本,使中国产品价格低,虽然对进口国也带来一些切身的好处,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环保运动的开导,发达国家公众越来越意识到任何地区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后果是谁也躲避不掉的,跟他们切身相关。

  因此,发达国家推出相关的反制政策和立法的支持面,只会越来越广、越来越强。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一定会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

  其中有一招是有些国家力争推出法规,从贸易最终端入手,对进口货征收环保附加税。这项立法是打蛇打七寸,对于低成本优势出口的制造业国家来讲,除非你采取更高的环保标准,降低碳排放,否则绕不过这个门槛。这也是“内外交困”的一种。

  如果把既有的中国模式当作试验的对象而不是迷信的对象,那我们可以很理性地说,这个模式多年里承受着极其紧迫的更新换代的压力。关于如何推动这个模式转型,“十二五规划”已经有了一些思考,但是,决不能光有规划、嘴上说说,得动深层手术才行。

  来源:南方周末 2010年12月14日07:46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