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个性僧侣:出世和入世之间 | |
http://www.CRNTT.com 2013-08-14 14:11:12 |
混世中,求安稳 怎样适应,能否自在,也是修行。圣慧法师近来就遇到难题。为寺庙重建跑了几年,批文是跑下来了,却因周遭居民怕施工影响上门交涉,反覆沟通无效,致使工程延搁。 圣慧蛮老实守规矩,她是天津市的政协委员,重建寺庙政府也很支持,很多人就给她出主意,既然批文下来了,直接动手拆了建好就完了。她的想法却是不能硬来。 所以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建,她说不明白。 也许恰是由于她的保守而不够圆融,她不如别的同修那样擅于操持张罗,把山门整饬得风光气派。莲宗寺虽然坐落在繁华大路边,却狭促破旧,香火不旺。 “我们一直比较低调,没有做太多张扬的事,我不愿意跟世俗有太深入的瓜葛。” 一袭宽袖长裾的僧袍包裹着圣慧那微胖的身体,说话时她会将两只手笼在袖子里,或交握在一起,话不多。 由于不积极去社会上攀缘募化,寺庙重建预算1500万,这些钱全部要由信众自发捐助。除了坐等,也有限开拓,3年前她们还成立旅行社,通过组织信众到全国各地朝山拜佛兼旅游获得一点收入来自养。但总的来说,她的市场意识落后于人,国内做得好的同修,公关、推广、包装工作样样都上专业化水平,可是有媒体找她做宣传,知道要花钱,她就是不干。 “出家人相信因果,寺院的钱都是信众一点一点捐过来的,没有一笔说是捐过来让我们做宣传的。我不具备那种煽动忽悠的能力,完全是守株待兔型的。” 即便如此,政府不帮一分钱,依靠信众自发捐助就能拿出1500万来建庙,你就不能不承认她的能力。她有属于她的相对优势。 商业化、市场化对寺庙无孔不入的包抄,有时让僧人们烦闷,他们将此视为经济“法难”。多数寺院在地方利用旅游业推动GDP增长时无一幸免地沦陷,搞得他们空间被压缩、出入不自由,同时又要在经济社会中讨一碗饭吃,求一个立足。明贤就说,“和尚当得窝囊。” 相形之下,圣慧住持的庙门虽只方寸,却可以不被有关单位设卡卖门票。与体制接近有依傍,因为统战工作需要,她先后出任天津政协委员和青联常委,这社会荣誉多少有些益处,在一些场合可以直接与市里官员面对面,寻求政策扶助。比如水电费,寺庙按企业事业单位收取,高于普通居民标准,她们就向副市长进言这负担,解困建议很快被接纳。圣慧说:“你没参政议政的话,就得不到和市长面对面的机会,也没办法提这些问题了。” 因为准备改建门庭,庙里已经搬空,只剩下大雄宝殿里几尊菩萨和院中一座烟火袅袅的香池。在殿前那块搭着雨棚的逼仄空地上,我们相向而立,午后对谈。圣慧有些拘谨,这压抑了谈话氛围。 “你身上入世成分多一点还是出世成分多一点?” 因这即兴一问,一直显得性情闷闷的圣慧忽然不无打趣地接过话头,“我身上混世的成分多一点。” 她终于绽露笑容。这个绷着脸的女尼,原也有她俏皮的一面。只不知释迦牟尼老先生听了这话后会有什么感想。 本文来自《南风窗》2013年第16期 作者:特约记者章剑锋 发自北京、天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