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修春萍:两岸政治对话短期能否展开? | |
http://www.CRNTT.com 2013-10-28 00:50:39 |
第一、两岸关系发展客观上已经对双方进行政治对话与协商,解决政治分歧提出了要求。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循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通过双方协商,不断克服障碍,向前推进,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横亘在两岸之间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问题不在少数,有的解决日益相对容易,但有的属于两岸关系的结构性问题,处理起来就有相当难度。正因为此,发展两岸关系先易后难是务实有效的方式。不过随着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的日益密切,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上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来自政治层面的阻隔。就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两岸互设办事机构一事看,两岸关系发展至今,经济规模之庞大,人员往来之众多和频密,都急需在对方常设办事机构,以协调解决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如若仅从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是一个简单不过的事,可一旦涉及到机构的身份、许可权等有关公权力的政治问题时,简单的问题马上就变得复杂和棘手起来,就不得不一再协商,久拖难定。再如早前的台商权益保护和时下的陆资入岛等经济问题,但由于涉及到司法管辖和承认等政治法律问题而平生枝节。关于岛内极为关注的“国际空间”问题因事涉国家主权,麻烦更大,如无两岸政治协商,并在一个中国等关键问题上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则难有寸进,只能局限于事务性层面,进行一事一议的个案化处理。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两岸展开政治对话与协商,并非岛内一些团体和个人所说是“统战”和“算计”,而是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衍生问题的必须。就事务发展的逻辑与顺序而言,两岸间的交流与往来,遵循着双方认可的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顺序渐次推进,但在以经济为主且相对容易处理的问题逐步解决之后,如果要继续将两岸关系向前推进,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此前搁置下来,暂不碰触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基本属于双方分歧较大的政治议题,不进行深入的对话协商无法解决。换言之,进行两岸政治对话协商是两岸关系发展本身提出的需要。 现在台湾岛内有观点认为,两岸政治对话并不急迫,不解决这些问题两岸关系也不至于陡然变坏。过去多年来,虽然两岸没有进行政治对话,但一些具有相当政治性的问题包括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等,也还是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此论有些似是而非,急不急迫要端看站在什么角度,在众多台商和民众看来,他们在两岸交往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亟需解决,实在不宜再拖下去。世卫大会一事仅为个案处理,并非此类事情的解决,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属于经贸文化交流类的项目,仍因为政治问题而无法进行。所以要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就必须面对阻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中的问题,否则,这些阻碍会演变为阻力,并且会逐步侵蚀已经取得的成果,甚至坐失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良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