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德国中小学教育:学生成绩为隐私从不排名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13:26:32  


 
  差生也幸福

  相比起中国小学里班主任的青睐和热情挽留,一直成绩优秀的月月却很少受到德国小学老师的特别关注。“我去参加家长会,老师跟别的家长可能谈10分钟20分钟的都有,而每次跟我谈,一两分钟肯定出来,她总说‘你孩子都挺好,没事,你可以走了’。”有时候老师甚至都不要求肖云来开家长会。

  优秀生之所以在德国小学课堂上遭到“冷遇”,是因为德国小学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支援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着力于提高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成绩。“德国学校把成绩划分成1至6分,1分最高,5分和6分表示不及格。虽然每所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但通常每个班级能得到1分的学生不过一两个人。其次是2分,也就是中上等成绩。3分最多,对德国家长而言,孩子能得3分就已经满足了。”肖云解释道,“上课时,老师会关心成绩在3至4分的学生,如果能把他们的成绩提高到2分,就是成功的授课。”

  “学习进度方面也同样会以这些学生为参照,如果有必要还会重复授课,直到他们理解为止。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已经理解,无奈还是要重复听课,在这种背景下就衍生出了跳级制度,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跳一个年级。”肖云的女儿月月就跳了一级。“相当于瞬间赚了5万欧元,这是德国人的思维方式。”

  以中下等学生为教育重点还衍生出一项学习铁律——不准预习。“尤其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还接到过学校的来信,信里说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考好分数让孩子预习功课,学校就特地来信明确反对。”信里详细阐述了缘由:假使老师为了诱发孩子的思考而提出问题,这时如果提前预习的学生马上做出回答,其他学生就不愿思考下去,因为已经知道了答案,这种行为是在无意中剥夺了他人的思考权利。“以德国老师的经验,小学四年级毕业没有听说哪个孩子不会写或不会算,所以希望家长不要在课外让孩子预习功课或补课。”

  “德国的小学不以培养精英为目的,比起单独游在最前面,反而和大家一起游泳更有价值,并为创造这样的生活而努力。”德国人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凭自身的能力足以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且到了大学还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支援和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连学校也弃他们于不顾,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就更不会有立足之地。“咱们中国的老师很大精力则放在优秀学生身上,快马加鞭嘛。”肖云感慨,在中国,即使是业余爱好也无法“业余”,更遑论学业。“女儿在国内学过几次羽毛球,可去了几次之后就不愿意再去了,因为羽毛球班是按专业水平去培养孩子,可她只是想作为业余爱好去玩玩。”

  四年级决定未来

  肖云带着女儿回到德国后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小学升中学的择校问题。“德国的小学只有柏林跟勃兰登堡等少数几个州是六年制,其他地区的小学大多采用四年制。小学四年级以后,德国把中学分成三类:文理中学(Gymnasium)、实科中学(Realschule)和主干学校(Hauptschule)。”肖云解释,“只有文理中学是瞄准上大学的,既学‘怎么做’又学‘为什么’。实科中学是提高类学校,将来上咱们所谓的大专、中专,培养有技术的人员。主干学校则是培养普通劳动者,更多学‘怎么做’,不关心‘为什么’,不用特别高的要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