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拓和提:对于新疆历史 我们所知甚少

http://www.CRNTT.com   2014-08-15 10:52:14  


 
“张承志的书最终还是文学作品”

  南都周刊:国内很多作家的著作里面涉及到新疆,比如张承志的小说中有苏菲教派。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能否评价一下张承志的描写是否客观?

  拓和提·莫扎提:张承志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作家之一。在许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和张承志先生都是在同一个研究机构—日本东洋文库担任外国人研究员,在同一个指导教授的研究室学习、研究,一起参加小岛晋治先生的研讨班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老师。

  关于他的作品,我知道一些,但了解不多,也不够,主要是我学习很不够。你提到的关于他小说中苏菲教派的描述是否客观的问题。我想张承志先生这个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是《心灵史》,我听他本人讲过这个书的发行量(1993年)就已经超过480万册。1993年在日本出版了《心灵史》的日文译文版,由日本著名维吾尔历史语言学专家、我的指导教授梅村坦先生翻译的。日文版封面上译者署名时写上了“编译”,就是说日译者翻译时进行了改编,减少了文学性的描述,留下了“历史、史料”部分,是想让日文读者将该作品当作历史书来阅读的。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说《心灵史》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因为它是个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所以说《心灵史》最终还是属于文学作品,包含著作者的激情即很浓厚的感情,特别是以清王朝对西北回民起义的镇压等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马明心为导师的西北回民中的苏菲教派的“悲惨经历”进行了叙述,其时间跨度从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时止。该书日文前言有一句表述,说回族是目前中国许多民族中“唯一的外来民族”,对这一表述,我是不敢苟同的,是不符合史实的。

  另外,大家知道,“苏菲”是阿拉伯语,至于其含义有多种解释,一般比较认同的是“羊毛”,即穿戴编织粗糙的羊毛披件的人,顾名思义,就是穷人信徒;由于当初(倭马亚王朝时期),有些(普通)信徒为了表示对朝廷、统治阶层腐朽糜烂和日益腐败的生活表示抗议,于是信徒中就有一部分人只穿或披上比较粗糙、简单的羊毛衣物,主张吃苦耐劳、清净寡欲、苦行,以表达对真主的专一、忠诚。历史上这些人就被称为“苏菲”。因此说,苏菲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们对历史的描述或对一段历史事件的复原,应以客观史实为依据,减少或尽可能避免个人感情色彩。否则,就不可能再现历史的真实。也只能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

  南都周刊:普通人对维吾尔族的生活还是有了解的,比如维吾尔族人能歌善舞,这与苏菲教派的主张似乎不太一致。《中国好声音》里的维族选手帕尔哈提也演唱过木卡姆。

  拓和提·莫扎提:是的,在中世纪的时候,在叶尔羌汗国时期,曾有一部分宗教势力曾经反对音乐舞蹈。但是,无论什么时代,人民大众喜爱的、符合历史发展的优秀的文化艺术,是不可能被落后势力阻挡的。所以,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还是得到了发展、传承和延续。

  南都周刊:你对天山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国的描写让我对维吾尔民族产生了敬佩之情。比如说天山回鹘王国非常富裕,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绿洲农业,贫富差距不大,穷人也能吃肉,喀喇汗王国在征服其他民族的时候没有过屠杀。请问在书写维吾尔民族历史的时候,有没有特意美化?忽略掉让人不快的历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