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民族品牌”究竟去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09-07-03 11:39:52  


  中评社北京7月3日讯/“民族品牌”因为涉及“民族”概念,而显得特别敏感,网易新闻频道今天发表综合评论文章,表示“民族品牌”发展模式应该选择“走出国门”,文章内容如下:

  “民族”概念总是特别让中国人敏感。在涉及外资幷购“民族品牌”的事件中,国人对民族品牌的情感表达尤为激烈,从徐工、大宝、汇源,再到前些天大白兔变身中外合资,每一次外资幷购,都要照例引起“保护民族品牌”的呼声。
娃哈哈曾遭遇达能的强行收购,幷引发后续一系列官司

  甚至在蒙牛身陷三聚氰胺门以后,其高层宣称蒙牛股份已经有外资觊觎,也有人立即“从大局出发”,要求“给民族品牌多一点宽容”。然而,我们保护民族品牌究竟出于什么理由?我们有必要对外资幷购民族品牌风声鹤唳吗? 

        外资收购幷非民族品牌的死路 

  这些年来,反对外资收购者津津乐道的例子,不算起来有美加净牙膏、中华牙膏、活力28、南孚电池、小护士、乐凯胶卷、乐百氏等。人们认为,当这些品牌落到了跨国公司手里,将即刻打入冷宫,或者逐步使其消亡。实际情况是,南孚电池直到现在仍是国内领先的电池品牌;乐凯胶卷只卖了20%的股权给柯达,年初柯达已将股份转让给一家中国民企;乐百氏的逐步沦落,其实是败在了同为达能掌控的娃哈哈的手下。 

  “外资会为了消灭中国民族企业而恶意收购民族品牌”,这是“亡我之心不死”陈词滥调的经济版。收购民族品牌的企业都是外资民营企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因为收购中国的企业而业绩欠佳,外国政府也不会给任何补贴。外资企业如果真是为其国家利益打工,收益和风险未免太不对等了。在市场经济当中,品牌的兴亡盛衰太正常不过,秦池、爱多、巨人、三株、太阳神、亚细亚、科龙、三九、托普,外资幷购充其量只是众多“死法”里很不重要的一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