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城镇化 将成经济增长动力 | |
http://www.CRNTT.com 2009-12-12 09:56:24 |
《中国金融网》刊登的刘烨的文章表示:推进城镇化,将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这就需要解决这部分人员的住房、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投资规模非常之大。这部分人员蕴藏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也可以使之释放出来。“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给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开了一个好头,是消除城乡差距的切实之举。因此,可以说稳步推进城镇化是一个既促进消费又拉动投资的最佳结合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来抓,彰显了中央对推进城镇化寄予的厚望。 城镇化成经济增长动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08年中央为了保增长,把4万亿投资作为最为重要的措施来用,但在经济增长企稳、金融危机影响减弱时,扩大内需才是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根本之路,而加速城镇化的最大作用是扩大内需,“目前农村人均消费能力不到城市的30%,7亿多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很低,如果能在接下去几十年里,将7亿多农民中的4.5亿人转变为城市人口,那中国的内需市场将有一个极大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表示,目前中国农民收入低、社会保障差是其消费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差达到3.6比1以上,实际的差距可能更大,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城镇化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包括公路、运输等,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坦在日前的中国城市“十二五”编制专家会上表示: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中国当前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使70%的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而社会结构只有45%的城市人口。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只有加速城市化才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以50平方米大小的房屋面积计算,每转变1%的农民社会身份,每年需要租售住房700万套。如此一来,即使中国年出口率为零,也可以保证每年GDP 10%的增长态势。”刘福坦说。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则将政府放宽小城镇的户籍限制形容为“令人鼓舞”,称这一具体的政策倡议将有助于释放被户籍制度压抑了的城镇化需求,帮助提振私人消费。他的主要理由如下:农村居民更容易移居到城镇将鼓励对城镇地区的固定住房需求;给予城镇居民的社会服务将减少农村移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其消费;尽管放松户籍管理制度最初只限于中小城镇,仍朝着最终取消已经存在几十年的户籍制度迈出了主要一步。 相关资料显示,如果中国每年转变1%的农民的社会身份,将会有2800万农民进城定居,1800万人相对稳定就业,从而带动国内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