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赢得了“汉语保卫战”又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0-04-15 10:32:33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讯/“语言习惯的问题十分复杂,搞“一刀切”禁止的做法,并不科学。语言的沟通就好比十字路口的交通,要想保持有序,靠的是红黄绿三种交通指示灯。你不能拿把枪来,把绿灯和黄灯打掉,只剩下红灯……”《东方早报》今天登载南桥的评论文章《赢得了“汉语保卫战”又如何》,内容如下:

  近年屡有学者建议捍卫汉语的纯洁性。傅振国先生的《英语蚂蚁在汉语长堤打洞》一文,提出了“汉语保卫战”一说。从央视开始禁用外文缩略语的结果上看,“汉语保卫战”似已首战告捷。

  提出保护汉语纯洁性话题的有多位学者,有趣的是,他们的本职往往是涉外工作,如汉语纯洁性的政协提案的提出者黄友义是中国翻译协会的,傅先生则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教科文卫部主任、高级编辑。在语言文化交流中,他们都是“常在河边走” 的人,为何会是他们提出“纯洁性”问题来呢?

  我有理解的地方,也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我理解的地方是,我自己也是翻译,确能体谅到这种规定背后的苦衷。我们遇到缩略语和外来词,是要千方百计地翻译成中文的,不然那是偷懒、不称职。可是社会上的诸种使用,鱼龙混杂,没有人去管,我想这些学者于是觉得国家必须去管一管。这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最后大家往往会发觉,行政命令比大众的胡乱使用还麻烦。这种向上的反向授权,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禁止外来语的做法是相当粗暴简单的。语言习惯的问题十分复杂,搞“一刀切”禁止的做法,并不科学。语言的沟通就好比十字路口的交通,要想保持有序,靠的是红黄绿三种交通指示灯。你不能拿把枪来,把绿灯和黄灯打掉,只剩下红灯。我们看到的禁止,就是这种只留红灯,毁掉黄灯绿灯的“炮打双灯”行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