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稳增长”中国政府还有三大政策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2-07-14 09:20:58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讯/随着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负面数据陆续公布,国内市场的信心也急剧下滑。从国内及周边地区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即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断喊话,市场信心依然不足。这应验了一种心理定势:悲观者的眼中没有彩色。

  财经网发表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文章称,日前与国内几家官方智囊机构的学者交流时,谈到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有学者表示,中国经济目前没有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信心不足,只要恢复了信心,一切皆可解决。尽管安邦不认为中国经济将会“硬着陆”,但从最新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正迅速加大。市场信心虽然不能代表实体经济的运行,但信心能影响信用扩张、能影响投资决策,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是对未来经济前景在当前的心理映射。因此,对悲观的市场信心的积聚仍要给予足够重视。

  从近日国务院的紧急部署来看,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一轮放松正在展开。国内外市场都迫切地想知道:中国政府的政策“篮子”里还有什么工具?他们想知道,中国政府到底能不能稳住下行的中国经济?市场的这种焦虑心态,正是中国政府影响市场信心的机会。

  文章分析,中国政府还有多少政策工具可用?作为掌握庞大经济资源的大政府,中国政府手中掌握的政策工具还是很多的。因此在宏观上来看,中国应对此轮经济下行的压力,应该还是有较大把握的。中国政府的政策工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工具。随着CPI指数下跌,中国运用利率政策工具的空间在增大,未来中国可以继续下调利率,也可以下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除此之外,对于主要是国有银行组成的商业银行体系,监管部门以某种程度上的窗口指导进行微调,也是一种可选择的调控方式。

  二是财政政策。如果经济进一步下行,中国可以推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于欧美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政府推动的财政政策往往有着显着的短期效果,4年前的“4万亿”刺激计划就是一个样本(当然留下了很多后遗症)。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投资。中国可以放松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动员地方政府参与投资,中央政府也可以亲自推动投资。虽然中国政府已经从“4万亿”刺激计划中吸取了教训,但经济下滑的威胁严重到一定程度时,中国政府总会有一些“底线”级的政策工具可以动用。

  减税也是可能的财政政策选择。理论上,减税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有利于投资和消费。但在中国,减税是从政府嘴里抢饭吃,尤其是当房地产调控带来财政收入减少时,减税政策往往很难落实下去。因此,对减税政策不能抱太大希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