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谁让中国好声音成名?

http://www.CRNTT.com   2012-08-17 11:30:18  


 
  然而,谁都知道,这些“小乖乖”风格的节目或主题正是收视率的毒药。因为人民群众看电视不是为了来听你说教,成年观众就不用说了,就算青少年看电视也主要是为了娱乐——他们走出课堂后,需要的是武侠小说、游戏厅、录像厅、网吧、以及一个娱乐的湖南卫视这些所谓“少儿不宜”的东西。

  作为制造收视率能手的湖南卫视,岂能不明白这样简单的道理。说白了,他们是不得不拿出一些管理部门倡导的东西,当成“礼物”送给管理部门,希望管理部门在那些真正能搞收视率的地方放自己一马。这就好比现在的电视剧为了通过审查总要加一些“正面”的桥段:比如《青瓷》里副市长痛骂贪污的情节、比如《《上海迷案》里名侦探投奔延安的结尾、比如《走西口》里王爷有个地下党员身份、比如《铁梨花》里让主角的儿子参加了八路军……

  ■ “管”字当头,谁也别想安睡

  有电视节目“火爆”后不被“管”的吗?

  选秀节目火了,恨不得要下“十八道金牌”来管;相亲节目火了,各种限制马上到位;穿越剧火了,就要求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家庭伦理剧受欢迎了,就说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

  想要找出一个某种电视节目“火爆”后不被“管”的例子,还真不容易。

  所以“好声音”前途如何还说不定

  一档“火爆”的电视节目,难免会引来争议,争议的声音大了,管理部门就不会听不见,听见了可能就要“管”。比如现在批评《中国好声音》的就多起来了:什么吸纳“选秀专业户”、什么选手“编故事”、什么“评委风头盖过选手”等等。搞不好针对这些争议就要来几道金牌了。一种好的节目形式,难免被效仿,效仿得多了,就会背上“扎堆”、“滥俗”的罪名,这又是这种节目形式将受限制的信号。

  □ 结 语

  把评委由脸朝选手改成背朝选手就能让节目脱胎换骨产生魔力了?恐怕不能。“好声音”的真魔力,更可能来自那只老想伸出来的手。

  (本文来源:腾讯新闻《今日话题》2012年8月17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