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郭震远:中国外交面临两大部分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4-03-17 00:27:40  


中国外交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强大后如何自处及与世界相处。
  中评社香港3月17日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在《中国评论》月刊3月号发表专文《中国外交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分析》,作者认为“近年来,中国外交面临的诸多挑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是,对于这些挑战中最主要挑战的认识,却莫衷一是。所谓最主要的挑战,就是不仅本身是重要挑战,而且对于其它挑战有重大影响的挑战。按此标准,在2010年中国GDP总量巩固地居世界第二,标志着中国明显强大以来,中国在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即明显强大后的中国,将在世界上如何自处,以及将与世界如何相处,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是中国外交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实际的事态发展显示,中国明显强大后,中国外交已经面临的两大部分挑战,中国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发生重要变化,以及中国外交面临一系列更复杂关系,都与中国将在世界上如何自处,以及将如何与世界相处密切相关”。文章内容如下:

   与一些国家的关系发生重要变化成为中国外交面临挑战的主要部分之一

  中国必将强大并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早已在国际社会预料之中。但是,2010以来中国GDP总量巩固地居于世界第二,在大为短于国际社会预料的时间内,宣示了中国的明显强大,这对国际社会仍然产生了强烈震撼,并从而导致了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的重要变化。这是明显强大后,中国外交面临诸多挑战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与明显强大后,中国在世界上如何自处,以及如何与世界相处密切相关。但中国与不同类型国家关系的变化很不相同,充分表现了中国外交须妥善应对的局面的复杂程度。

  1、中国与守成大国关系的变化

  明显强大的中国是主要的新兴大国。所谓的守成大国则是指现有的,实力强大而具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谓的具有世界霸权的国家。按此标准,只有美国是唯一的守成大国。其他西方大国都与守成大国的标准存在明显差距,它们与中国的国家关系基本保持不变。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严重下滑,但这不是所谓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关系的结果。

  中国明显强大后的中美关系,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当代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很多人以此为出发点,观察、认识当前和未来的中美关系及其变化。2010年春季以来,美国坚持其亚太战略调整。这一调整确实有针对中国的部分,而且与中国的明显强大直接相关。由此很多人认为,美国是在中国明显强大之际,着手建立遏制、围堵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并进而认为,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与作为守成大国的美国,已开始争夺世界霸权,首先是亚太地区霸权。但实际事态发展却表明,过去几年恰恰是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的时期之一,中美的交流、合作得到进一步重要发展,达到新水准,给中美两国和世界都带来重大利益。显然,中美关系虽发生变化,但并不是落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争夺、对抗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这是更为复杂的局面,认识、适应这一局面是对中国外交更重大的挑战。形成这一局面是多年来中美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中国正确、成熟的对美战略、政策和策略,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明显强大后,一贯的对美战略、政策和策略进一步强化。2012年以来,中国积极宣导中美发展新兴大国关系,得到美国回应。现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兴大国关系内涵,已是中美的共识。事实清楚表明,在中国明显强大后,中美关系的变化确实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这更突出了中国对美战略、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实际上,也就是在深层次上表现了,明显强大后,中国在世界上如何自处,以及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对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的重要性。

  2010年秋季以来,由于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再度激化,以及安倍政府复活军国主义的倒行逆施,中日关系已下滑至建交后的最低点。中日关系严重恶化不是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争夺对抗的表现,而是日本在国内右倾化思潮推动下,推进所谓大国战略,把中国作为其争取亚太地区领导地位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结果。即使中国没有明显强大,中日之间这场较量也难以避免。但是,正因为中国的明显强大,保证了中国在较量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有效地反制了日本的种种图谋,充分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对中国外交的有力支撑。有效运用实力,是中国明显强大后,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和策略面临的又一个重要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java.sql.SQLException: Listener refused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error: ORA-12519, TNS:no appropriate service handler found The Connection descriptor used by the client was: 192.168.1.89:1521: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