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大陆惠台政策对南台湾影响或更大

http://www.CRNTT.com   2018-07-25 00:43:04  


 
  2.台湾民意的一般反应

  31项措施发布之后,有少数几个长年发布民调数据的机构,公布了针对性的调查,以下引述其中两个较有代表性的民调数据。

  首先,远见杂志在三月中公布了一份关于惠台措施的民调,并提出一大隐忧及三大警讯,其中,最大的隐忧是人才流失,高达71.5%受访者同意31项措施将造成台湾人才流失,不同意者仅24.8%;交叉分析发现,泛蓝同意比例为73.6%,泛绿民众也高达67.5%。三大警讯则是:第一,民众对政府面对惠台措施的应变能力,信心明显不足,高达68.5%没信心,而且不仅泛蓝没有信心(高达89.5%),连泛绿民众也缺乏信心(48.1%)且高于有信心者(46.3%);第二,如以地区分析,产业重镇—桃竹苗地区,不仅愿意到大陆发展占比超过半数(50.3%),另外,认同大陆对台友善(40.4%)、及认为惠台措施对台湾有好的影响(40.6%)、对稳定两岸关系有帮助(61.4%),比例均为全台各区域之冠;第三,过去被认为最支持民进党的年轻族群(18至29岁),不仅认为大陆对台友善的占比,在所有年龄层中排第一(40.8%),也是到大陆发展意愿最高的族群,高达近六成(59.6%),在31项措施公布后,更有61.6%会增加到大陆发展的意愿。

  偏绿的民意基金会在3月19日也公布了一项调查数据,其中有部分问题问及31项惠台措施,结果有41.9%受访者同意31项措施,乃“中共统战花招,对台湾没有实质好处”,但也有30.1%的人正面看待,认为那是“中共善意行为,有助两岸关系改善”,28%表示没意见、不知道、拒答。比较特别的是,民意基金会刻意公布了几个交叉分析数据,首先,从年龄层分析,调查显示,年纪越轻的人对31项措施有正面反应的比例越高,例如:在20-24岁的人当中,四成三认为那只是中共的统战花招,但有四成的人觉得那是中共的善意行为;相对之下,在65岁以上的人当中,四成的人认为那是中共统战花招,仅有一成八认为那是中共的善意行为。第二,教育程度愈高的人似乎对31项措施有较正面的解读。例如,在所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者中,四成二认为那只是中共统战花招,但有近三成八认为那是中共善意的行为;相对之下,在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者中,三成五认为那是中共统战花招,一成认为是中共善意行为。第三,在社会阶层方面,中等阶层和中上阶层似乎对31项措施有较正面解读,例如,中上阶层有四成二认为那是中共统战花招,但是有三成八认为那是中共善意的行为;相对之下,中下阶层有四成二认为那是中共统战花招,但只有三成认为那是中共善意的行为。从这些交叉分析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即便是绿营所做的民调,台湾年轻族群相对肯定31项措施,而且教育程度及社经地位越高者,越能正面解读。

  3.标的性产业的反应

  31项措施内容针对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多个产业,加上财税、土地优惠,及开放台资参与重大计划及台胞专业证照考试等一般规定,对于相关标的性产业造成一定冲击。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2月底在记者发布会上称,31项措施有三大特点:“一是此次出台的各项措施围绕国家重大行动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案等,为台企台胞提供与大陆企业、大陆同胞同等待遇,例如台资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适用与大陆企业同等政策;二是量身定制,《若干措施》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回应台企台胞的普遍关切,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例如继续在中西部、东北地区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鼓励台资企业转移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广电影视节目方面扩大市场开放;三是受益广泛,《若干措施》涵盖产业、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多个领域,开放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部门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将切实扩大台企台胞特别是基层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