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大陆惠台政策对南台湾影响或更大

http://www.CRNTT.com   2018-07-25 00:43:04  


 
  三、31项措施对南台湾的可能冲击面向

  从31项措施的内容及以上各界的反应,大概可以分成几点来推断对南台湾可能的影响。

  首先,31项措施一改之前在台湾推动促统工作的方向,而把两岸交流的主要场地从台湾拉到大陆,在未来数年内如果31项措施是大陆对台最主要的举措,没有再提出之前对南台湾差异化的做法,原先的“三中一青”、“一代一线”则会有不一样的面貌。以“一代一线”来说,虽然31项措施特别重视提供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的机会,但对台湾民间基层来说,全部31项政策内容,大概只有第24项“台湾地区从事两岸民间交流的机构可申请两岸交流基金项目”以及第25项“鼓励台湾同胞和相关社团参与大陆扶贫、支教、公益、社区建设等基层工作”,可以让台湾基层社团多些机会参与而已。整体看来,31项措施似乎只有“一代”,没有“一线”,南台湾及基层都没有特别凸显。

  就南台湾产业结构来说,农渔业等第一产业相对重要,但31项措施完全没有触及。31项措施涉及的几个标的性产业,南台湾都不如中、北台湾发达,不论转移到中国大陆发展,或受到磁吸效应波及,冲击应该都没有中、北台湾大。不过,南台湾中小企业是就业市场的主力,有些南台湾的企业主认为,过去中小企业是将生产线移往大陆,会计、业务、研发多留在台湾,但在大陆会展活动蓬勃发展后,业务系统已经移往大陆;现在31项措施又给予贷款、研发与租税等奖助,可能会加速中小企业将研发这块也迁往大陆,未来一年内31项措施对南台湾产业的冲击可能会逐渐增大。

  最后,31项措施可能对南台湾人才磁吸的负面效果较大。在前述远见杂志三月所完成的民调中,若以地区别,愿意因惠台措施到大陆发展的比例以桃竹苗地区比例最高(51.1%),其次就是云嘉南(38.6%),比例还略高于中彰投(38.0%)及双北(36.5%)。虽然没有进一步资料可以判断为何云嘉南地区民众,也有颇高的比例会因为惠台措施到大陆发展,但合理推断,可能跟南台湾相对工作机会较少有关,如此一来,未来31项措施对南台湾磁吸效应可能比中北部更大,如果考量台湾南北已长期人才失衡,这将更不利于南台湾长期的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