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家乐福怎样在中国“变坏”

http://www.CRNTT.com   2011-01-30 08:59:04  


 
  五、商业贿赂之下,频现商品质量危机 

  员工受贿后让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商场

  《法制日报》报道,2008年3月5日,青岛市水清沟工商所执法人员在四流南路60号清水苑小区13号楼查获一处非法窝点,涉案人员将大批2004年至2007年生产的已过保质期的“香辣王”、“调味油”、“番茄酱”、“麻婆豆腐调料”等商品原包装拆掉,换上伪造的新包装,大量输入家乐福销售。工商人员还发现了家乐福与非法窝点签订的全年合同,并在家乐福超市发现涉案商品。

  据媒体报道,在青岛某家乐福商场中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还包括过期的佳厨牌面食香料酱(2007年1月10日生产,保质期24个月,2009年1月10日到期,已过期两月有余),河南雪洋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雪洋”牌瓶装矿泉水竟没有生产日期。此外,上海家乐福还曾发现假冒LV皮包,最终导致家乐福对LV集团做出赔偿。而这些明显的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家乐福,和商业贿赂显然难逃关系。2007年8月,家乐福北京区域包括店长在内的8名经理级员工因涉嫌收受供应商贿赂被警方拘留。这些员工都是在收受贿赂后让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商场。

  六、媒体选择性监督,导致口碑越来越差 

  家乐福更容易成为负面新闻主角

  在中国要搜索大型商场欺诈消费者的新闻,你会发现家乐福往往成为故事的主角,这也与中国新闻圈的生态有关:大商场一般都是本地报纸,电视台的合作单位,每年投放大量广告,因此本地媒体在接到消费者对他们的投诉之后,一般都会拒绝报道,偶尔协助消费者与其进行协商,把问题解决掉即止。而且这种纠纷一般涉及数额较小,对垮地区的媒体而言也并无报道价值。 

  而外资商场虽然也能受到这种优待,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等需要“抓坏典型”的时候,外资商场又容易成为报道大商场负面新闻的目标,例如某些家乐福的熟食区未设防蚊设备,就会被媒体进行指责。2003年,洽洽、阿明、正林等11家知名炒货品牌结成“联盟”,他们通过上海炒货行业协会要求家乐福减免部分收费,此事本属行业串通涨价行为,按国内相关法律应该处理涨价者,然而媒体却几乎一边倒的突出家乐福对供应商收费太高。

  结语:在我们谴责家乐福的同时,也不妨想想为什么这家曾经欧洲零售市场的领头羊进来以后会变样……(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0-01-29)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