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木心:斯人已逝 求索才刚刚开始

http://www.CRNTT.com   2012-01-05 14:21:09  


 
  同为上海作家的陈村读到此文,称“如遭雷击”:“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依然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一不留神,堆积在我们周围的‘大师’太多了,时不时还要诺贝尔一下。真正热爱中文的朋友,读读木心吧,他们立刻矮下去瘪下去并好笑起来……我真没想到,有人将我日日生活的城市,将我熟见的衣衫写到如此。”陈村一字一字地敲出木心的文章,传到网上、发给朋友,2005年在《文汇报》“笔会版”发表《关于木心》,让更多的文学界人士了解到木心的存在。

  陈村至今都还时常提起《上海赋》中关于旗袍的一段,采访的时候依然饶有兴致地再念给记者听一遍,玩味无穷:“蓝布旗袍天然的母亲感、姊妹感。这真的是很……这些文字,这样的组合难写吗?不难,我们都见过旗袍,但是只有他写出来。这么多人见过老上海,这么多人经历过,只有他写出来。《花样年华》那一套在木心面前太流俗了。”他2005年就提出“标高”来形容木心,现在依然这样认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有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人和你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会很高兴。”第一批发现木心的学者、作家,北方有孙郁、李静、李春阳,上海的则是陈子善、陈村、孙甘露、小宝。

  真正将木心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众所周知的是,陈丹青是木心的学生。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6个月,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陈丹青一直觉得,木心的作品好,要介绍给国人,但是又害怕国内读者对他不够熟悉。有了陈村的“一声大叫”,陈丹青终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2006年,木心作品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因为国内的读者实在是太不了解他了。谁也没想到,这时距他离开人间,只剩五年了。

  相比中文世界,木心在海外的待遇,似乎要好很多:木心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哈佛与耶鲁的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古希腊人”归乡

  1994年,木心悄悄回到故乡乌镇,孙家的祖屋不复当年模样,后花园上起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伴着炉火劳作。失望伤感的木心写下《乌镇》一文:“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永别了,我不会再来。”1998年12月,这篇文章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乌镇人陈向宏回到故乡,开始筹备乌镇的旅游公司。乌镇的一位老百姓给了他一张《中国时报》,他看到了木心说“不会再来”,决心邀请木心回到故乡。

  “先生离开故乡的时候我相信先生对故乡是怀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他不愿意和国内有更多的联系,当时我问了所有记者都不了解他的行踪。2000年元旦,茅盾文学奖颁奖,王安忆坐在我边上。我就问她你知晓不知晓这么一个人。她说我知道,我还有一个好朋友陈丹青非常了解。她就把陈丹青的联系方式给了我。我做的第一个工作是跟陈丹青联系。”陈向宏如此回忆。

  通过陈丹青,陈向宏开始了数年和木心的书信来往,一遍一遍地邀请木心回来。“先生一开始有顾虑,他对事物很敏感,会把问题想得很复杂。我一再地表示这里无关任何的商业成分和回报。我们只是想给先生一个补偿,请你回来安度晚年。”这样的沟通持续了五年,木心最终点头。陈向宏迁走工厂,重新建起一座宅子供木心居住,他回忆:“原来的孙家花园只剩进去的一个过门,其他什么都没有了。每天清出来铁渣子差不多有一米厚,但是我们非常快地把新宅建好。”2005年木心回到乌镇一次,对新宅提了很多想法,甚至画了图纸,并取名“晚晴小筑”。2006年木心正式返回乌镇。这是陈丹青所说的“2006年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亲自押送先生回到乌镇”。

  陈丹青对木心的归乡记得非常清楚:“他其实心里很激动。我们坐着轮椅到飞机场的时候,他说:‘走了,美国。’飞机到了北京,先要停一下。先生一直像小孩一样,飞机往下降落的时候他有点不耐烦,说飞机降落怎么这么慢啊,苍蝇一停就停住了。”回来的时候,陈向宏和木心、陈丹青特地去杭州的楼外楼吃了一顿。

  回到乌镇之后,木心又在酒店住了半年,直到新宅完全改造成他满意的样子才迁进去。当时他对陈向宏说:“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种什么都快,生命力特别强。”

  木心由此开始在乌镇的隐居生活,极少见媒体,见客看心情。很多乌镇的老百姓至今也不知道木心住在他们身边,直到木心过世,上了报纸,他们仍然不知道木心何许人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