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国干部公选可能转为正规组织人事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08-12-13 01:07:38  


 
  群众眼中的公选调查

   51.3%的受调查者认可公选干部过程中的公正程度 

  92.6%的受调查者认为,应“提高民众在干部任用中的话语权” 

  42.6%的受调查者认为,最应当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 

  近年来,“公开选拔”成为选人用人的新气象,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面对各地开展的领导干部公选活动,不少人心中有这样一些疑问:公选领导干部过程中的公正性如何?民众对公选的总体印象如何?领导干部公选的声势很大,是否刹住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围绕上述民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近期,人民论坛杂志《千人问卷》调查组联合新浪网、人民论坛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网友有效答卷为2295份,不同职业人士的受访答卷239份,总计2534份。 

  51.3%的受调查者认可公选干部过程中的公正程度 

  公选干部已经逐渐成为选人用人的一种新途径、新趋势,其中许多地方在选拔环节中还引入了电视、网络直播等新手段,使公开选拔干部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比如,今年8月安徽省“公选”20名副厅级干部;今年7月,贵阳市举办区(县)党委书记人选“竞岗”演讲答辩和民意测验大会,把区(县)党委书记职务拿出来民主推荐、公开竞争,幷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全程直播,20名竞争贵阳市4个区(县)党委书记的“考生”接受公开“考验”;今年3月,南京市对公推公选市政府组成人员的答辩过程进行电视直播等等。 

  与此同时,公众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对于“你认为当前公选领导干部过程中的公正度如何”这个问题,51.3%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公选领导干部过程中的公正度较高(其中,认为公正度高和很高,破除了用人“潜规则”,过程公开透明的,占9.63%)。值得注意的是,仍有48.7%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大好说,关系可能仍是决定因素”。 

  在回答“对公选领导干部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这一问题时,有39.9%的受调查者认为公开选拔很好,体现了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给了有能力者更多的晋升机会,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但仍有60.1%的受调查者对公选领导干部存在忧虑,有受调查者指出,公选存在一定程度的“作秀”成分,跟一般民众没多大关系,不一定能真正把德才兼备者选上领导岗位。 

  而在回答“如果你符合某一职位的要求,你会参与公选考试吗?”这一问题时,高达71.8%(共计1420票)的受调查者表示“会”。专家分析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公民政治素养、文化素质的逐步提升,关注政府改革与创新、参与民主进程的热情也随之增加,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公众对公选制度的信任。 

  公选干部克服了少数人视野狭窄的局限,使群众满意的干部能够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避免了少数人运作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但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民众对公选干部举措虽然叫好,可仍有不少人对公选可能存在的问题表现担忧,说明公开选拔制度在加强规范和完善的同时,也应加大宣传和解释力度,让更多的民众认可和信服。 

  42.6%受调查者认为最应当摒弃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 

  民众最希望看到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选出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领导干部。在“公选干部中最应当破除哪种不良方式?”的选项中,42.6%的受调查者认为最应当破除封闭式、神秘化的选拔方式,排第一位;认为应破除“组织提名优先,个人自荐难堪心理”的占33.61%,排第二位;认为应破除“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的占16.23%,排在第三位。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干部选拔当中,如何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仍然任重而道远,这同时也说明了政治民主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观念,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规,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迁就照顾的陋习等依然重要。 

  对于“公选对干部队伍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这个选项,34.1%的受调查者认为公选对干部队伍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使用权力更加谨慎”;26.3%的受调查者认为,公开选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跑官要官”现象。 

  一位通过公选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坦言:从前总说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群众给的,说实话,我的体会幷不深。这次从公选的各个环节一路走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我一定会用好手中的权,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因为只有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心,才能最终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92.6%的受访者认为应“提高民众在干部任用中的话语权” 

  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民众也有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在回答“当前公选干部过程中最应该完善的地方”这个问题时,有33.5%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公选干部过程中最应该完善的地方是制度建设,使干部公开选拔更加制度化,把公选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的制度体系。认为“不能仅仅拿出几个虚职、副职或非重要部门的非重点职位进行公选”占22.53%;认为“面试环节应该更科学公正,避免潜规则介入”占22.36%。 

  而在面对“你认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关键是什么”的提问时,92.6%的受访者认为应“提高民众在干部任用中的话语权”。可见,“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不仅是改革方针,也是民众最现实的期盼。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导梁妍慧分析指出,在加强公开选拔制度化的同时,应重点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提名权、选举权等,使党员和群众在干部选用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发挥“主体”作用。本世纪初,四川平昌县灵山乡开启了“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党员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的尝试,之后相继在四川、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展开了试点探索。这种针对选举类干部产生方式的尝试,与公开选拔等方式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具体做法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步骤等方面,这便触及到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环节与关键部位,成为解决干部人事制度深层次问题的有力措施。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可从上下两方面展开:一是扩大决定的“主体”,把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权由常委会交与全委会票决制;二是改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制度,从基层开始,全面推行“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做法。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康 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